俯首甘为全家牛
一个菜篮,看似无生命,其实它充满情感。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也许很少人会注意到在每一户人家的厨房里,有一个菜篮无时无刻不在诠释着这句话,协助女主人共同担起勤俭的重任。
节日前夕,有些人菜买得多,会选择坐三轮车回家。妈妈很节俭,尽管菜篮很沉,仍然坚持走路回家。依稀记得妈妈踏进家门,一放下菜篮,右手臂立刻出现一条深红色的藤印,像被鞭打一样,这是狠心的菜篮烙下的深深的母爱印记。看着沉沉的菜篮,我们小孩知道有多一点吃的,都拍手叫好;对妈妈来说,过节最累,也是吃得最少的,一来没空吃,二来好的都留给孩子吃。
妈妈手臂的藤印
那个年代,除了菜篮对主人鞠躬尽瘁外,还有一个默默奉献的角色——竹椅。竹椅堪称另类的牛,它的伟大在于“俯首甘为全家牛”。竹椅不像藤篮那样需要上巴刹,一般菜篮回来后,它的任务才开始,让人坐在上面洗菜、做家务。此外,它也作为小主人的坐骑,让大人喂食,大口大口地吃饭。
菜篮也有家,那就是厨房。它与柴米油盐酱醋茶七兄弟姐妹同住一室,也是“一家人”;八个人各司其职,细心照顾着男女主人和孩子们,从不敢懈怠。
小时候,家里也有一个藤制菜篮。妈妈上巴刹时,总是左手牵着我,右手挽着菜篮。到了巴刹,我发现几乎所有的妈妈都人手一篮,俨然成了公认的持家标志。摇摇晃晃的菜篮像极挂在树枝上的鸟窝,每户人家一天三餐的食物就在里头,满满一篮母爱,一代传一代,吃着过着和美的日子。
昔日生活单纯,小孩都有午睡的习惯。而这个时刻,竹椅是最精神的,它竖起耳朵,注意户外一切动静,为的是倾听“乡音”——卖粿条面的流动摊贩敲击竹片沿街叫卖,发出的“咯咯”声。
家家菜篮长得一样
竹,也并非是个不出户的“宅男”。那个时代,人们多数住在甘榜,大人会带竹椅出去,坐在小区庭院里跟邻居聊天;小孩也会带它出来听大人讲民间故事。此外,那时候常有酬神戏台,竹椅也会跟着人们一起看戏。一轮皓月下,锣鼓声响,一处潮州戏开演了,那般情景,在家的菜篮从没见过,只能等竹椅回去描述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内涵,可用“质朴”两字来概括,是一种丰子恺画境的温馨感觉。如何具体形容?用什么来体现呢?有意思的是,那个时代的产物皆蕴含强烈的时代感;大到一辆汽车,小至一支铅笔,都能折射出当年的光影。区区一个上巴刹用的菜篮,足以让那些已加入银发族的阿嫲们,看了发出会心一笑。
看藤篮和竹椅一副憨厚模样,无需多费笔墨,大家也能想象那时代有多淳朴、多美好。从时间轴来看,藤篮和竹椅相对较接近文明的开端,给予人们一种大自然的、土地的、树林的原始感觉。遗憾的是,任劳任怨、无怨无悔的藤篮和竹椅,到最后还是得不到人们的宠爱,被逼退出历史舞台……
藤篮和竹椅相对较接近文明的开端,给予人们一种大自然的、土地的、树林的原始感觉。
那时候不流行塑料袋,买鱼买肉买菜都用旧报纸包着,放进菜篮里。逢年过节,要多准备食物,塞得菜篮重重的,充满节日喜悦。奇怪的是,巴刹人多,大家的菜篮都长得一个样,可就没听过拿错菜篮的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