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回到五年前,有机会到金门岛访古。这个只要骑着摩托车就可以全岛趴趴走的侨乡,因中国大陆1958年发动八二三炮战而闻名全世界。自国民党政府退守台湾后,金门岛成为战地前线。也因为驻有重兵,小岛与世隔离,历史宛如凝固在时间囊里,中国传统的宗族社会形态,竟然保存得比任何地方完整。记得那一天,骑着摩托车到访岛上的东沙村,站在东沙王氏家庙前,心想这个以王氏族裔为主的金门村落,到底是不是王三龙的祖居地呢?是与不是的矛盾和考量,遂成回途中的懊恼。
从王三龙的木材、石料与砖窑业等生意来看,其贸易网络主要围绕在建筑工程。也因为生意网络之特质,1899年他以王三龙公司的名义,取得圣诞岛磷酸有限公司(The Christmas Island Phosphate Co. Ltd)的承包合同,提供劳工及杂货供应权,这些劳工皆来自中国两广地区。1919年,圣诞岛上发生华工骚乱事件,王文达还前去视察业务。
王三龙出世于1858年,母亲陈氏逝世时,王三龙正值壮年(时38岁)。据宋旺相《新加坡华人百年史》的记述,王三龙21岁便开始从事小规模的代理生意,并经营房地产交易,获利不少。以后他取得马来半岛上彭亨,以及丁加奴(今改登嘉楼)的甘马挽(Kemaman)的木材开采专利。
东沙村位于金门岛东南沿海,虽然物产贫瘠,却是闽南重要盐产地之一。林焜煌(光绪)《金门志》卷二《港埭》载:金门通潮五港,凡频水处,俱有盐场。一在东沙澳,入潮通东沙村后,沙壅成田。文中说的田,就是盐田。
福建会馆出版的《福建先贤录——新加坡篇》与金门会馆出版的《金门先贤录——新加坡篇》,两书内的王三龙传记皆笔者负责撰写,文中苦于对于王三龙父辈事迹与名字完全没有头绪。主要是王三龙墓碑上只刻着金门二字,因此无法从其原籍的族谱着手,追溯其先辈名字。
咖啡山王三龙家族墓碑文献
宋旺相曾对王三龙作如是评价:他一生勤劳刻苦,孜孜不倦地工作,虽然教育有限,却靠着坚韧不拔的精神与对商业的灵敏,建立自己的家业。王三龙似乎也没有参与金门会馆事务。1907年,闽帮创办道南学堂,王三龙以远利源商号的名誉,捐献400元。1910年,以王三龙为首的“倡修路董”(包括王君于、王祈顺,王长顺等)倡议修缮来往闽帮义冢——新恒山亭与王氏太原山之间的道路。此外,我们还可以在龟屿福山宫见到王三龙的捐献。王三龙逝世于1918年,夫人则逝世于1941年。王三龙逝世前,还见其投资树胶种植与房地产的报道,在武吉班让拥有大片的树胶园。
移民到了第二代与第三代,“他乡”的观念转弱,逐渐将侨居地视为“家乡”。都说“中华文化”与“落叶归根”是华侨最初的文化认同及价值取向。假设落叶归根是建立在衣锦还乡的基础上,可又有多少南来谋生者衣锦还乡?又或许因远离他乡,金侨逐渐遗忘金门二字其实并非金堆与门第之意,而是明代文人形容浯岛地理位置险要,有“固若金汤,雄镇海门”美称,所取的地名简称。
除了锯木厂生意,王三龙也在乌敏岛拥有采石场,承包殖民地政府的石料供应。1902年,王三龙在乌敏岛的石场,每月提供1200吨的花岗岩予政府的公共建设。此外,王三龙在新加坡南部,印度尼西亚的峇淡岛建有一座叫龙远窑的砖厂,生产砖块供应新加坡的建筑业市场。日后王三龙还登广告宣称,其峇淡砖窑生产的砖块,由英国匠师督造,质量优良,耐火耐水。当时工部局的建造工程,常使用王三龙的峇淡砖。1910年凤山寺建造时,也曾使用峇淡砖窑出产的砖块。今天我们在王三龙墓域,可以看到其使用的砖块也是峇淡岛烧造的。
王三龙离世时,其墓地原属王氏太原山地界,日后殖民地政府开辟咖啡山公冢,才征用王氏太原山部分地段。遗憾的是,王三龙父亲王文褒的墓茔至今尚未发现,是否下葬于王氏太原山,暂不得而知。在王三龙夫妇合葬墓附近,见有王三龙母亲的墓葬,墓碑碑文提供王文褒一家成员的名字。其墓碑上清楚刻着王门陈氏(谥)俭娘故于光绪甲午年(1895),七月初七。陈氏育有三子:三龙、三杰、三美;二女:金娘与冰娘;四孙:錬铨、錬镛、平福、平和。另外,王三龙的弟弟王三杰(1939年逝世)与王三美逝(1941年逝世,享年76),墓茔皆在咖啡山。
著名的史学家萧公权(1897-1981)在其著作《中国乡村——论19世纪帝国的控制》(Rural China : Imperial Control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一书认为,宗族社会为了维持自身的程序与道德,依据儒学的基本原则制定“宗规”,对宗族事务实施奖励与惩罚。例如行为优良给予赐匾,行为不检则给予驱逐。或许是年轻气盛,王文褒因违规受罚,令人唏嘘。
其实无论是什么时期南来的金侨,其第一代绝大多数,一定是将新加坡视为“他乡”,在此奋斗为了有朝一日能衣锦荣归。东沙乡还有一座广济庙,庙里有一梁签,记录着1967年小庙修缮时,新加坡的东沙金侨及王氏同乡会捐助家乡。说明金侨与家乡纽带不断。
王家到长子王文达(1888-1941)这一代,家族事业不只进一步扩大,而且还一跃成为侨生领袖。1925年王文达被殖民地政府封为太平局绅。王文达虽是侨生,但效忠殖民地政府,例如1918年,以其父亲王三龙之名义,捐赠5200元,建造一座英军营房。1919年10月还捐5000元予莱佛士书院。可是,对于本地华社及中国局势也依然关心。1920年王文达捐献1000元予爱同学校,作为扩充校舍之用途。中国发生一二八事变、七七卢沟桥事变,王文达昆仲皆有助赈。
此部族谱题为《金门东沙太原衍派族谱》,原修于民国四年(1915),民国三十五年(1946)重抄。金门东沙王氏入闽可追溯到唐五代,宋代时移入金门。东沙王氏也是全金门多处王氏村落的原乡。谱中记载,王三龙的父亲文褒公(宇字辈)长子应龙(世字辈),而且还注明“龙,出洋英属石叻”。简简单单的一小行字,说明王三龙原名王应龙,祖上世居金门东沙村。
1974年11月,王长辉在土生协会(前英籍海峡华人公会)庆祝74周年纪念宴会上致辞时,曾呼吁政府应保留与记录本地一些重要的历史古迹与地标。他阐明,历史与古迹如失去了,是无法以金钱弥补回来的。他举好几个例子:福康宁山基督教坟场,马来军团在马利那山的抗日据点,武吉巴督的一所日本祠庙。此外,他还建议设立一座美术馆,陈列新加坡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及文物。这位移民自金门岛的富商后裔,除了关怀这个多元的移民社会,也关注建国后的文化建设。建国50年后,这些想法与建议,国家相关部门也逐一实现了。
落地生根与国家认同
19世纪本地富商王三龙在咖啡山的墓园广而精美,但墓碑上只“金门”二字,究竟这位金门人是哪一乡人?王家何时出洋谋生?
王三龙父辈离乡缘由
如果将王三龙视为金侨移民新加坡的第二代,那其裔孙王长辉就是第四代。王长辉(1909-1999)毕业于莱佛士书院,然后前往英国修读法律,1934年取得律师资格后返新,1940年被举为工部局议员。他也是一位杰出的律师,与英国律师黎觉合开一家律师楼。建国总理李光耀从英国毕业返新后,曾受王长辉的邀请,在其律师楼任见习律师。王长辉长期任英籍海峡华人公会(Straits Chinese British Association)会长(英籍海峡华人公会创于1900年,受殖民地政府豁免注册)。然而,由于王长辉所处的时代、社会与教育背景,早年他的思想倾向西化和狭义。1954年,他改变思维,公开鼓励侨生学习中文,声称海峡华人公会是本土华人社团。
金门东沙村与王氏宗族
王三龙的商号英文名称为“Ong Sam Leong & Co”(王三龙公司),火锯厂称为远利火锯厂,后改为远利源。据1911年《海峡时报》刊登的商业启事,王三龙公司的锯木厂位于加冷河岸,办公室在罗敏申路41号。从广告词上理解,王三龙公司除了经营木材业,也承包各类工程(General Contractors)。后来还创立联合火锯公司(United Sawmills Ltd),由王平福担任董事经理。
情牵故乡东沙村
王三龙与长子王文达
原乡族谱揭王三龙原籍之谜
金门文化局这两年陆陆续续出版金门全县各乡村的村史,去年末东沙村王建成出版《绮丽东乡——怀沙情深话东沙》。挚友台湾学者林建育第一时间告知,书中对王三龙的事迹颇有记述,而且刊载金门东沙乡王氏族谱的图片。现居住于金门的林建育拜访王建成,蒙王建成慷慨分享族谱文献,并透露王三龙家族在原乡的一些事迹。
据东沙村耆老口传,王三龙的父亲王文褒,在东沙村中的祖居前有田亩,附近有一池塘,池塘水源用以灌溉田地。某年大旱,王文褒与族人因争夺水源发生争执,并起殴斗。不幸的是,还误伤前来劝架的长辈。结果耆老开祖厝(即家庙)议事,一致认为王文褒此乃大逆不道,按族规驱逐出东沙乡。王文褒离开家乡时还曾誓言:故里族人弃我身家于不顾,我即永生不认故里(按王建成书中原话)。
王三龙与王三龙公司
王三龙母亲陈氏墓碑上裔孙的名字,与王三龙墓碑上所记有些不同。王三龙墓碑上子嗣清楚的刻着孝男文达、平福两位。不见母亲陈氏墓碑上的“平和”之名。王文达是否就是平和就不晓得。王文达逝世于1941年,享年54,遗下四子二女,儿子王长辉出世于1909年。由此推算,王文达出世于1887年,祖母王氏去世时已经八岁。至于王平福,逝世于1958年,享寿79。平福与文达微差两岁。我们在王三杰的墓碑上发现,其子嗣的名字是王栋铨,而王三美的长子则叫王英和。
圣诞岛位于印度洋,由于是在1643年的圣诞节,由英国船长威廉·迈纳斯(William Mynors)发现,因此命名为圣诞岛。1888年拼入英国,1945年被日军占领,1946年归新加坡管辖,1957年新加坡自治前,澳大利亚要求英国将主权移交澳大利亚,并补偿292万镑予新加坡。
早已经记不起来,过去到咖啡山义冢作田野调查时,参观几次王三龙夫妇合葬墓茔?每回站在墓前,望着墓碑上的铭刻“金门”二字,以及墓联“金堆代代发,门振房房兴”,就陷入思考这位金门人,究竟是哪一乡人?王家何时出洋谋生?月前金门挚友捎来揭开这位本地著名侨领祖籍之谜的族谱文献,解开心中多年的谜团。
常去咖啡山(武吉布朗)田野的历史爱好者,大概不会错过在这座全冢山最大的墓葬拍上一些相片。无论是墓域占地之广,或是坟前的精美石雕,都足以衬托墓主王三龙生前的巨大财富与社会地位。
过去闽粤地区的族谱对于族人离开家乡,到海外谋生如果没有返乡,或者音讯全无者,通常在修族谱时,会在其名字旁边注明“落番”或“出洋”,又如果找到离乡者的落脚地,也会注明出洋的地方。例如“石叻”“麻六甲”之类。查阅东沙王氏家谱,发现除了英属石叻,还有另一个叫“捧梨弄”的地方,去的人亦不少。“捧梨弄”即今天新加坡北边柔佛东南部的“边佳兰”,俗称“四湾岛”。《叻报》上有时称之为“帆下垅”,有时又称为“帆黎弄”。
历史总是不断地在重演。19世纪70年代以来,海峡(新加坡)侨生与日后的中国移民关系逐渐走向分裂。随着移民浪潮,新客数量逐渐超越侨生,新移民日后在经济等领域成为主导者,竞争时双方所结下的误解与成见无法轻易解开。侨生还有一个重要的转变,就是教育与思想全盘西化,结果与祖籍的纽带完全分割,这或可以理解为完全融入或扎根移居地。教育全盘西化与缺乏儒家思想,造成日后出现再度移民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