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24日,中芭《过年》在法国巴黎塞纳河音乐剧院隆重首演,容纳3000人的表演大厅内座无虚席,观众沉浸其中,不仅为中国芭蕾舞演员的舞蹈技巧折服,也感受到了中国春节的一片喜庆。邀请方巴黎塞纳河音乐厅如此盛赞该作:“西方有很多忠于原版的《胡桃夹子》,中国版无疑是独一无二的。”

探索中式芭蕾

既高雅又接地气

冯英指出,近60年来,剧团在人才培养、剧目积累及芭蕾普及教育等方面也取得骄人成绩,不乏跻身各类国际专业比赛的艺术人才。作为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剧团,中芭愿继续发挥对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作用,做彰显中华人文情怀的窗口。

地点:滨海艺术中心剧院

中国中央芭蕾舞团(The National Ballet of China,简称中芭)创作表演的芭蕾舞剧《过年》,受邀来新,将在1月中下旬带狮城观众提前感染华人新春的热闹气氛。

该舞剧充满既单纯又迷人的神话色彩,音乐和剧情具有强烈的儿童剧风格,尤适合小观众观赏,而作为“俄式芭蕾”学派的典范,《胡桃夹子》之所以能吸引全球亿万观众,成为西方国家每年圣诞节老少咸宜、盛演不衰的经典剧目,是因其拥有华丽壮观的场面,诙谐有趣的表演,还有柴氏舞剧音乐强烈的感染力。

2010年12月,中芭根据当年的原始创作,对中国版《胡桃夹子》进行全面改版、重新创作,力图在柴式音乐陪衬下,展开一幅多彩的中国民俗风情长卷,也表达了中国芭蕾艺术家对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一种认真思考和深度探索。

百余年来,东西方国家轮番上演过无数版本的《胡桃夹子》,但由于欧美国家文化背景差异不大,各个版本也大同小异。当然,在本地,新加坡舞蹈剧场也曾做过“新编”,剧情调整不多,但将舞剧时空设置于20世纪初老上海十里洋场的大户人家,演出效果甚佳。而中芭的贺岁芭蕾《过年》则是一个全新演绎的《胡桃夹子》,它融入了12生肖、传统文化的“年”等中国文化元素和符号,同时通过仙鹤舞、瓷器舞、丝绸舞、扇子舞、风筝舞、糖葫芦舞、陀螺舞、金元宝舞、鞭炮舞等富中国传统特色的舞段,向观众描绘了一幅精美的中国年画,以中国寻常人家欢度传统新春佳节为背景,讲述了一个老北京家庭“过大年”的故事,可以说既高雅又接地气——在中芭艺术家妙手下,原作的圣诞背景转换为中国的农历新年,欧式庭院客厅改为北京胡同人家,剧中的鼠王变成了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年”兽,男演员穿上了北京大褂,女演员则换上了青花瓷裙……芭蕾舞者中西合璧的翩翩舞步和流泻北方年味的舞美设计,将带观众游历于中国传统文化长廊中。

SISTIC售票热线:6348 5555

日期:1月18日至20日

中芭团长冯英曾在受访时说:“几十年前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世界一流芭蕾舞团,如今已经实现;而后我们希望形成中国芭蕾舞的风格,这个目标也实现了。对于未来,有句话说起来似乎野心很大,但确实是我们的梦想——努力让中国芭蕾成为世界潮流的引领者,让全世界观众感受到中华民族伟大艺术的独特魅力。”

票价:198、158、128、88、58元

二幕贺岁芭蕾舞剧《过年》(又名:中国版《胡桃夹子》),最初由中央芭蕾舞团根据俄国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胡桃夹子》(The Nutcracker)芭蕾舞剧音乐创作改编,首演于2000年2月28日。该剧尝试将中国文化元素融入西方古典芭蕾音乐中,讲述了一个中国家庭欢度春节的故事。此次巡演,中芭派出65位专业芭蕾舞者展现顶级演出。

二幕贺岁芭蕾舞剧《过年》(又名:中国版《胡桃夹子》),融入12生肖、“年”等中国文化元素和符号,通过富中国传统特色的舞段,向观众描绘了一幅精美的中国年画。中芭65位专业芭蕾舞者展现的这一顶级演出,将在1月中下旬带狮城观众提前感染华人新春的热闹气氛。

时间:晚上8时

中芭成立于1959年,在俄式芭蕾基础上,不断汲取不同流派的风格与特长。除引进排演《天鹅湖》《堂吉诃德》《吉赛尔》《卡门》《奥涅金》《舞姬》等世界经典名作外,舞团还自创《红色娘子军》《祝福》《黄河》《大红灯笼高高挂》《牡丹亭》《敦煌》等大批极具鲜明中华民族特色的精品,探索出一条融合古典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中式芭蕾创作之路。

首演于1892年的双幕古典芭蕾舞剧《胡桃夹子》,可以说是芭蕾舞史上首次描绘儿童美妙幻梦的作品,根据德国名作家霍夫曼的童话故事《胡桃夹子和鼠王》改编,是古典芭蕾编舞大师马利乌斯·皮提帕(Marius Petipa)和列夫·伊万诺夫(Lev Ivanov)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柴氏创作的三大经典芭蕾舞剧音乐之一。

全球观众们如今看到的《胡桃夹子》,基本上是纽约市立芭蕾舞团于1954年定稿的,编舞人是乔治·巴兰钦(George Balanchine),他将这个古老舞蹈以现代叙事芭蕾的手法定型,此后世界各地舞团演出的多是这个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