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全身照;

“我想副修人类学。”“这有什么用?”

妈妈对我未来的要求并不繁复琐碎,所以一旦她开口要求,我不会反抗,也会非常听话地照单全收。

妈妈对学位的指示,已经清楚收到。“一流学校,硕士就好。”轮到我对妈妈开出条件了。有经验和实力的日本料理师傅,是不会任凭客人点什么就做什么的。客人可以要求吃生鱼片,可是有风格的师傅,会决定此季节风味最十足的生鱼片,哪一种鱼,料理的手法等等。也就是说,你点归你点,未必吃得到。

这是我最不习惯回答的问题,因为我从来没有被我妈妈问过这个问题。

“没问题,一流学校。”料理师傅复诵客人点的第二道菜。

幸好我的家庭讲理,就拿我最亲的妈妈来说吧,她对我的要求不多,只是在生活上的细节和对自己的要求很会碎碎念。但是我很庆幸她的开明给予我选择的权利和自由。

·用一句话形容自己(20字为限);

为什么“硕士是一定要的”?我没有多想,也没有多问。

截止日期:9月15日(星期六),欢迎老师推荐学生应征。

我当然很同意“念一流学校”的想法。

其他事情,像交朋友,买衣服,点菜,起码都是自己选择的,就算不合适,还有这么点自主的尊严。唯独家庭,是天生就分配给我们的,不是不喜欢就能分手或遗弃的。重点是,人天生个性难改,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各自的坚持,有时还会让人头痛。再烂的菜,搬离桌面也就噩梦消失。家人,好的坏的,每天上桌,各有千奇百怪的神情,最要命的,他们还会开口说话!

人生并不是拿来用的,而是要像精致的日本料理一样,要慢慢欣赏品尝。虽然这可能会对很多人来讲“没有用”,我却坚持相信这都是人生的精华,值得反复追求。

招募第五代字食族

请电邮至:zbAtGen@sph.com.sg,subject注明:应征第五代“字食族”作者

“可以,但是要深思熟虑,决定了不要随便换来换去就好。”

“而且要念一流的学校。”妈妈做出第二阶段的指示。

“我正在读村上春树的作品。”“这有什么用?”

因为家人不是自己挑的,更不能随便换,想起来真的是件很恐怖的事情。

应征方法:

一开始我不大确定是否也应该问问自己这个问题,直到长大后慢慢体会到人生最重要的东西,其实都没有什么用的。

长大以后,越来越常被别人问:“这有什么用?”才忽然领悟很多人是随着这个问题一起长大的。一开始我不大确定是否也应该问问自己这个问题,直到长大后慢慢体会到人生最重要的东西,其实都没有什么用的。所以我更珍惜我“没得选择”的家庭对我的信任和支持。

不啰唆。这是妈妈和我随着岁月培养出来的默契,各取所需,互蒙其利。我想念的心理学,对一般的亚洲家庭来说,似乎有点没用。还好我妈妈不是“一般的妈妈”。

·请呈交至少两篇近期创作的文艺作品;

“妈妈,我只念我想念和我在行的科系喔。”

·个人资料(包括中英文姓名、年龄、出生地、学校、年级、身高、星座、兴趣)。

初级学院两年,整天听身旁的精英好友膜拜西方顶尖的大学,说它们有多么厉害:斯坦福大学培育出了多少个诺贝尔奖得主,牛津大学期末考时穿的袍子多么有气质,康奈尔大学的研究生为什么自杀比例最高等等。

最近要上大学了,妈妈说:“你念完学士学位一定还要念一个硕士学位。不用念博士,可是硕士是一定要的。”

“没问题,一个硕士。”我很有精神地复诵一次,听起来好像日本料理店里的师傅。

放假期间比以往天天在学校时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多,所以最近对家人的了解更深入,有所感慨。看看周边和自己的家庭,发现有些充满爱与关怀,有些却分裂得厉害,为了财产和其他自身利益成天斗来斗去。更有其他的家庭既不温暖,又不可怕,只是各忙各的,把家里当成饭店,我行我素。我的运气很好,家人虽然偶尔会起小争执,但是我知道大家都默默地关怀彼此。可是我还是常常觉得:“这好恐怖呀!”

从小到大,妈妈从来没问过我:“这有什么用?”

通过初选的入围者,将在10月中旬参与第二轮甄选活动,请关注每星期三出版的《@世代》。

应征条件:2019年念高中一年级至大学四年级学生,热爱华文写作。

“我想学吉他。”“这有什么用?”

“这有什么用?”这似乎是这社会上最受欢迎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