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算等到王方亮亲自出场演奏一曲中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品《二泉映月》了。如泣如诉,深沉委婉的琴声节奏,令人在恍惚之间似乎感觉到了阿炳的步履蹒跚,王方亮的二胡与他太太罗明编写并演奏的扬琴伴奏配合无比默契,音乐发展的层次清晰,显示出中国二胡独特的演奏魅力和神韵。
我们感激新加坡二胡协会为王方亮和太太举行了这场精彩的音乐会,也感激像他们夫妻那样的华乐工作者褴褛筚路的共同努力,才让今天本地新加坡的华乐艺坛,呈现出了美好的春天。
音乐会是以扬琴合奏开场的。罗明女士和多位演奏家带领学生们演奏魏砚铭编曲的《扑蝴蝶》和《相信我吧新加坡》。前者活泼诙谐,后者亢奋进取。前些年曾听说罗明改行去开补习中心了,没想到功夫还是保持得那么杠杠地。
韩雷演奏的《走西口》和《哈哈腔》,还是他一贯精湛的水准,前者断肠天涯路,后者令人笑开怀。吴杰接着演唱了拿坡里歌曲《我的太阳》和《请不要忘记我》,后者原是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歌剧《蝴蝶夫人》里日本艺妓巧巧桑的咏叹调,不知咋的吴杰突然萌生了反串女角的兴致,赞一个。
罗明演奏的郭敏青《节日的天山》是我非常熟悉的,甚至多次听郭老师现场演奏过,乐曲描绘了天山的壮丽风光和维吾尔族节日的欢乐场面。第二首在王方亮带领的乐队伴奏下,罗明的《忆事曲》演奏得非常棒,全面运用了扬琴的各种技巧,将西北音乐的扣人心弦的凄美情怀,发挥得淋漓尽致。
全场的最后一曲《陕北民歌联奏》,是王方亮特地为这场音乐会编写的,它将二胡(板胡),管子,扬琴,古筝及打击乐器融合在一起,又将每个乐器的各种特点展现在观众面前,为这场以西北音乐为特点的音乐会划下了完美的句号。
二胡演奏家王方亮,是我在90年代初刚来新加坡时认识的老朋友。记得他当时还在滑铁卢街的星海艺术中心教授二胡,而我当时也与星海有些写曲约稿之事固时有来往,又先后同去了南洋艺术学院授课,只是因我后来去国大修读工商管理而他继续执教南艺才渐渐联络少了。
下半场开始的二胡齐奏刘天华的《光明行》,配上了钢琴和打击乐后,听上去很有上世纪初学堂乐歌的味道,鲁日融的《采花》则富有浓郁西北音乐的特色。
落户狮城20余年后,突然得知王方亮跟太太罗明决定举行一场情系狮城音乐会,让我感慨万分。在电话里得知,这场音乐也许会被当作他在本地艰辛培育华乐人才的艺术总结,让我更觉得更有必要出席这场盛会了。
王方亮演奏第二首《赛马》,也是一首家喻户晓的二胡名曲,大量运用了二胡的各种快速弓法,描绘蒙古族牧民的节日欢庆场面。王方亮故意使用了跌宕起伏的节奏和速度变化,与扬琴的配合一气呵成,天衣无缝。
尹群的古筝独奏《秦土情》,大量运用了秦腔特色的苦音音阶,她的演奏尤其是按音技术的运用几近炉火纯青,将凄楚、忧愁、激愤的情感,表达得令人信服。
吴杰演唱的《三十里铺》和《等待》这两首歌,是以自弹(钢琴)自唱的,音乐界这样的才子真是少见,还能作曲,更把指挥合唱当作第一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