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亚答屋七年,那也是草堂。对八月秋风高…的诗句感受至深!其境其情未曾忘怀!现为省慈善基金名誉主席,20多年来尽力捐助社会,亦有愿天下寒士俱欢颜之心!

草舍?养猪啊?还有草寮草棚呢!

某诗家说:杜甫草堂是文化界耳熟能详的诗家专用词,不宜与同,且内涵也狭了,诗只是文化之一,并非全部。南洋二字近代概念強,很好,亚答屋亦草堂,能否取草屋或草阁草舍?避开草堂。

世界华文文学联盟有59个成员,会员都有单位。我平日呼朋唤友,活动搞完各东西,在这联盟内,可能是唯一的“影子内阁”。

另一个诗人比较率性,说道:管他呢!人家阿里巴巴,难道就是大盗了?!

南洋二字,有代表性,朋友们都赞同,唯草堂称号就有意见了!

说草堂,我别有深情,一甲子前,初抵南洋第一夜,来到一个黑黝黝空洞般的大堂,收破烂的阿叔在揀他的战利品。第二天,发现地上飘落的干碎叶片,抬头看,顶上全是叶子盖的,这时开始认识亚答厝,木板当墻叶为顶,厝也好屋也好,反正一点星火就燎原,邻近几排房子一夜可夷平,那样的日子,没一夜睡踏实。

石叻草堂?石叻乃早年南来的中国人对新加坡的叫法,这旧称恐怕现在的中国朋友都不知道。

结草为庐,意境挺好!回说要有地名。

找朋友商议,好家伙!一连串的:蓉庐、蓉轩、蓉草堂、蓉窗书苑、蓉窗梦笔阁、蓉谷文化联谊中心、蓉轩文化交流中心……哎呦!众目睽睽,我怎敢如此自恋!

(作者是一名作家)

新中?中新?帽子好大!代表不了!

罗列了一筐,结果要重改文体。按照邀请函,把此前活动作为单位背景,简短概述。这下好了,一向独行的我,得摆个摊子啦,鸣锣开张。诗文伙伴是有,摊号呢?

阅微草堂难道只阅诗么?

天马行文化交流会、游子文化码头?都被否决。

年轻的你,陌生吧?这可是我们曾经的图景。而今,耦断丝连,没有甘榜,国歌依然“满足啦”!

当年下南洋者,多为穷困之身,在外漂泊打拼,不忘自身文化,乡土情怀仍在!我以草堂为称号,古为今用,向传统致敬!

近日联盟要成员来个文情汇报,我可汇报的资料不少,结结实实一大扎,从受邀出席人民大会堂的国庆招待会,登天安门城楼看夜景,到接待世界华文女作家、媒体采风、新加坡作家中国在地书写、与两省侨办联合主办国内外作家品味上海、品读广东潮汕,……出版新中建交20周年、25周年的作家文集等,加上讲座、文艺演出活动,筹备中的侨批点评,一大锅文化杂菜。

此言深得我心!就草堂吧!地处南洋,南中国海这端!蕉风椰雨,吃咖喱喝咖啡,跳土风舞,在甘榜,住浮脚楼亚答厝,不刮秋风也瑟瑟!别有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