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最实际的做法是到了家门口,就把鞋子脱了放在鞋架上或屋外其他地方,再立刻用肥皂洗手和冲洗双脚,才准备洗澡。

大多数国人已是机不离手的‘低头族’,甚至如厕也会携带手机。因此,不让手机暴露于浴室环境才是上策。

为鞋子消毒固然好,但并不是每种鞋的料子都经得起消毒药水的‘摧残’,而且要彻底洗涤鞋底也非常耗时。

20200220_lifestyle_homevirusprevention02b.png

20200220_lifestyle_homevirusprevention01b.png

何宛欣医生:“我们每天到处行走,鞋底自然会沾染上厕所、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等地方的污秽物。若把鞋子穿进屋里,就等于把粘贴在鞋底的病原体带入家中。

 

脱下口罩前要洗手,接着取下口罩,稍微拉一拉,让口罩变平,然后放进夹链塑料袋里。可以的话,放些干燥剂进去,细菌繁殖的风险较低,接着要把袋子密封起来。下次要戴的时候,记得洗手再把口罩拿出来。

③手机好脏,一定要天天用酒精消毒?

我建议尽量定时为手机进行消毒。然而,使用酒精可能会磨损智能手机荧屏表面的疏油涂层(oleophobic coating)。所以酒精只能用来擦洗玻璃荧屏以外的部分,而玻璃荧屏较适合用湿布抹洗。”

*梁浩楠医生的解释摘录并改编自新加坡报业控股华文媒体集团制作的直播网络节目《风雨同舟抗疫情》的现场访问。想亲自听梁医生解说以及示范正确的口罩脱戴方法,请上点击这里观赏视频。

④乘坐德士或私召车时,一定要戴口罩?

总的来说,衣物、头发、手机和鞋子等都属污染物(fomite),污染物指的是任何可能被传染性生物(例如病原菌、病毒或真菌等)污染并将疾病传播给新宿主的物体。

①回家第一件事应马上洗澡和刷牙,把可能附在身上的病毒洗去,千万不要一到家就摊在沙发上?

除了医院环境中的物体,其他常见的污染物包括门把手、电灯开关、扶手、电梯按钮、衣物、手表、毛巾、手帕、电视遥控器,钢笔以及其他人经常触摸却不常擦洗的物品。”

试想,忙碌了一天,一回到家就躺在沙发上休息,岂不是把累积在身上一整天的病毒和细菌转附到沙发,再由此传给家中其他成员?

②鞋子一定要放在屋外,而且要给鞋底消毒?

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传染病专科医生梁浩楠:“上车前和司机说‘可以把窗口打开吗?我不需要冷气,你可以节省汽油。’车子行走时把窗口打开,通风情况越好,感染病毒的风险越低,司机不会传染给你,你也不会传染给家人。”

百汇珊顿医疗集团全科医生何宛欣:“我赞同一回到家就洗澡的做法。自17年前沙斯非典型肺炎惨痛事件后,绝大部分医护人员都以此方针保护自己与家人。

何宛欣医生:“近年多项研究显示,一般人每日触摸手机平均200次。更令人担忧的是,医护人员的手机表面容易被病原菌和真菌污染。

近日许多有关2019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简称冠病19)的预防信息在网上和WhatsApp流传,以下摘选其中五个,由医生详细解说,一起学习从日常小举动做起,好好保护自己和身边人。

我们不应忽视手部卫生,因为洗手得当,能显著减低人与人之间,以及表面污染传播病原体的风险。”

不过,如果咳嗽、伤风或是身体不舒服,口罩就不可以继续用。先洗手,把口罩拿下来,对半折,把脏的一面包在里头,接着再对折数次,最后用纸巾包好再丢掉,不可以脱了就直接丢进垃圾桶。”

社媒和智能手机普及化,我们更容易获取讯息,但以讹传讹的风险也更大。

因此,回到家若能先好好洗个澡(包括洗头),没空刷牙也至少漱漱口,有助于大幅度减少身上的病原体。

20200220_lifestyle_5ask01.jpg
梁浩楠医生在直播节目《风雨同舟抗疫情》中示范如何戴口罩。

梁浩楠医生:“六个小时换一个太奢侈了。检查一下,只要口罩是干的,没有弄湿没有破洞,就可以继续用,超过六小时,甚至12个小时,都可以用。我有几个口罩已经用了一两天了。省下一个口罩,就可以留给另一个人。

⑤口罩戴了六个小时就要换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