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认为,王沙留下的不仅仅是他的作品,还有他做人的一个执着所表达出的正能量,“他的一生给我带来很正面的印象,包括他如何在逆境中成长;他以前是杂技艺人,如何在表演失手摔断肋骨之后,继续在演艺路转型演文艺戏、喜剧,他没有放弃舞台。他也很提携后辈,你问每一个艺人,他们都说他很照顾后辈和年轻人。”

制作蜡像“是国家对王沙的肯定”

如今的王太太气质依旧典雅高贵,原来王沙早期到香港拍戏时,同行的她曾被误认是邵氏影城的新明星。

本地娱乐文史研究者苏章恺将推出《弟啊,阿甲阿甲就好》有声书,书里收录有关王沙与野峰的90个故事,共320页,预计下个月中推出。昨早,苏章恺与王沙太太王秀莺做客电台96.3好FM DJ安娜的节目《娜些人娜些事》。斯文典雅的王太太虽然不多话,但提及王沙时总是脸带微笑,淡笑说王沙当年给她的第一印象是“很瘦,好像一个抽大烟的!”为何会爱上他?安娜见她笑而不答,开玩笑问“是你欠他的?”王太太回说:“可能是,哈哈。”

20191023_showbiz_wangsha_Large.jpg
苏章恺(右)推出的《弟啊,阿甲阿甲就好》有声书,收录有关王沙与野峰的90个故事。(王英敏摄)

提及当年随夫到香港,她说:“当时他拍戏辛苦,有时候一天拍四组戏。有的是客串性质。”

当年还未交往时,王沙住在亚历山大一带,王太太家住樟宜,苏章恺在节目上说,王太太那时候是裁缝师,王沙为了接近她,经常会刻意经过她的店前,还笑道:“住得那么远,很难刚好路过,是有目的性的,哈哈。”

忆当年王沙从亚历山大“追”到樟宜,王太太笑谈对丈夫的第一印象:“很瘦,像是抽大烟的!”

苏章恺昨天带着一大行李箱的珍藏到电台,与听众分享他过去24年收藏的王沙与野峰电影海报、剧照、卡带等,当中包括满满回忆的“抽抽乐”(Tikam)游戏板。

他说,这两位谐剧泰斗的成就登峰造极,至今没人能替代,早期“阿甲阿甲”红极一时,满街都在模仿。

以王沙和野峰的口头禅“阿甲阿甲”作为书名,苏章恺说,这句话蕴含深奥的人生道理。

“‘弟啊’是潮州话,‘阿甲阿甲’是马来语,知道分寸的意思。‘弟啊,阿甲阿甲就好’是新加坡语言的特色,很传神,没有办法有其他的表达方式。”

之前有圈内人建议蜡像馆为王沙和野峰制作蜡像,以纪念两位前辈艺人对本地演艺圈的贡献,王太太说:“这个不由得我可以决定,但会是国家对他一种肯定”。

以王沙野峰口头禅为书名 苏章恺:“阿甲阿甲”含义深奥

至于香港人对王沙的印象?“工作人员对他都很好,他跟他们很合得来。”

王沙离世21年,留下来的念想是什么?王太太想了一想,说:“太多了……一言难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