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为蓝营总统大局计,认真考虑朱立伦,不失为稳扎稳打的选项。

相对的,若是柯弃选,走向蓝绿两方赛局,一旦绿营提名蔡,则蓝营提名朱立伦已经可胜,何必额外付出征召韩国瑜出马的各种成本(例如白白放弃高雄市据点以及破格征召会引发的种种党内派系意见)?相对的,若是绿营提名赖,则赖的支持者结构年龄层偏大,赖的市场和柯文哲的重叠性比较低,柯文哲或许反而更有动力参选,届时蓝绿二分赛局转为蓝绿白三方战局,按照前述,在三方战局下,韩国瑜疑似既太强又不够强,充满不确定性。

蓝营大选取胜之路在于“三角督”战局得确立,确保白绿民调拉锯,以避免后两者之间的弃保。按照此战略,放眼长期赛局,朱立伦可能是国民党更适当的执行者,因为韩国瑜有可能陷入陈水扁1998年台北市长选战模式而惜败,朱立伦却有可能仿照2000年陈水扁总统选战经验险胜。

总统初选战鼓敲响,在蓝营可能的总统参选人中,早先以朱立伦呼声最高,最近则首推人气王韩国瑜。然而,详细推演蓝绿白的种种可能战局,似乎仍然以朱立伦的取胜路径图(roadmap)最明确。提名朱可以确保蓝绿白三分天下格局,蓝营可以以逸待劳的等待在白绿拉锯中渔翁得利的契机;相对的,若是韩国瑜出线,将面临民调太高,反而刺激白绿弃保,而蓝营又无法独力战胜白绿合体的尴尬。

第三,有能力侵蚀柯文哲选票的人有两位:韩国瑜和蔡英文。在此只单论韩国瑜。无论在柯韩赖或是柯韩蔡的三方赛局中,只要韩国瑜出马,柯文哲的选票都会自动减少大约4.5个百分点(柯对韩赖-4.5%,柯对韩蔡-4.6%)。这代表着柯文哲的白色民粹网红型选票中,“对两党都无感”以及“对两党都有好感”的群体。(相对的,第三种白色选民“对两党都讨厌”型者则会继续跟随柯,韩国瑜挖不走,毕竟韩飘的是蓝旗。)

蓝绿归队,柯走向2000年的宋楚瑜?

三点初步观察:

相对的,蓝营若是提名朱立伦,反而有机会出现类似陈水扁2000年总统胜选的路径图。回顾2000年总统战局,陈水扁拿下39.7%选票,非绿阵营的宋楚瑜和连战两人民调拉锯,广义泛蓝选民不知道应该弃谁保谁,弃保效率低落,结果两人分别拿下37%和23%。

随着选战加温,韩国瑜高调访问港澳,以及蔡英文和赖清德强硬抵制北京,两岸议题无可避免将在总统选战后期成为重点。柯在亲北京和亲美两端之间一直处在蓝绿之间的中间位置,然而一旦两岸成为上位议题,柯的所谓“中道”在选战最后关头可能反而成了“两面不是人” ,被边缘化的可能性因而浮现。能否避免这命运,一看柯文哲在剩下的时间里能否提出更加深思熟虑的政策,二看蓝绿决定提名谁。

回到今日,朱大有可能能够巩固蓝营大约四成的基本票源,却又没有强到足以催发柯绿之间的弃保效应,若是柯绿差距拉不开,朱便有渔翁得利的可能性。于是蓝营在去年底台北市长选举差之分毫没有打响的算盘,仍有可能由朱立伦于2020打响。

韩面临的风险是他的民调似乎既太强又不够强。说太强是因为他明显领先所有潜在候选人,但是可能不够强的地方在于,三方竞逐的情况下,韩的最高点还是明显低于“非蓝阵营”(柯加绿营)的总和。例如,若是绿营提名赖,韩国瑜得32.1%,非蓝两者相加57.1%。若是绿营提名蔡,韩国瑜得35.4%,非蓝两者相加50.4%。韩民调的起点太高反而会提升对手危机感,增加非蓝阵营弃保的可能性,浮现走向类似陈水扁1998年台北市长落败的风险。(当年的政坛人气王陈意气风发,激发了广义泛蓝阵营的“弃王保马”效应,最后陈拿下46%选票,马英九获得51%,新党的王建煊3%。)用更直觉的问题来思考便是,选情加温后,最后关头柯或赖两人之一有可能被压缩到26.3% 以下?或着说柯或蔡两人之一有可能被压缩在17.5 以下?如果答案是Yes,那么韩便会面临功亏一篑,败在非蓝阵营弃保效应的风险。

再举一个最近的案例:去年2018台北市长选举,蓝营丁守中维持41% 选票平盘,柯文哲和姚文智获得41% 和17%。套用到2020赛局,在此基础上先减去柯的现任执政优势-柯在全台范围既无组织能力,亦不似在台北市连任有“现状偏差”(status quo bias) 的现任者光环。其次,再为绿营候选人加分,因为蔡英文和赖清德,无论资历、知名度、个人形象的喜好度​​(likability)自然都明显高于姚文智一个量级,更遑论绿营全面执政的资源加持,除非弃保,白绿之间的差距理应小于台北市长之役。

第一,蓝绿的基本盘相当,都在四成上下,蓝营对于自力稳定过半并无把握。若是蓝绿两边对决(柯文哲不参选),正蓝旗的朱立伦对战赖清德可得38.2%,对战蔡英文可得40.8%。另一边厢,正绿旗的赖清德的实力亦不遑多让,对战韩国瑜可得39.8% 支持,对战朱立伦可得40.6%。由此可见,蓝绿基本盘依然巩固,而且旗鼓相当,纵使民调起伏,最后关头回流的机率仍高。

第二,柯文哲的领先幅度持续下滑,有可能在最后关头沦为spoiler,功亏一篑。当然,往好的方向看,只要韩国瑜不出马,柯文哲在“三角督”的战局中,皆处于小幅度领先(无论是对决朱赖或是朱蔡),虽然柯文哲的领先幅度并不大,都只在7% 上下。但是往坏的方向看,柯的数据像极了2000年总统大选时在兴票案爆发前夕的宋楚瑜。和柯文哲同样没有政党奥援的宋楚瑜,当年也是民调遥遥领先,但随着时间一路递减,从选前一年时接近五成支持度的不败之身,一路滑落到选前三个月时的三成中低段,并于兴票案之后跌入两成中段,最后被陈水扁超越。

参照最近的美丽岛国政民调,绝大多数人应该都会直观地得出韩国瑜民调高于所有人,蓝营理应提名韩的印象。不过,锦上添花的分析已经满山遍野,笔者宁愿朝向人烟较少之路,扮演“魔鬼代言人”(devil's advocate) 提出另一种可能性。

朱于三角督赛局中强得恰到好处

韩于所有战场皆占优势,反而没有非他不可的优势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