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中美贸易战亦让人回想起,当年台商开始成群结队投资大陆、加入改革开放潮流,即是和美国市场因素紧密关联。那是在1987年11月台湾开放大陆探亲时,逢上台币迅猛升值,出口型台商在台制造难以为继,纷纷拿着外商订单,转场到大陆开生产线。

尽管如此,仍须铭记台商过去在大陆凭借涉外交易专长,创出自身的“黄金时代”;特别是在2001年到2005年期间,大陆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且人民币尚未升值,因而出口型台商大赚特赚美元,且崛起了一批台商新富豪,如号称鞋类大王、成衣大王、家具大王、电子元器件大王等等。惟这种依托海外市场而崛起的大陆台商“大王”,在未来很难再出现了。

接下来的改革开放新阶段,大陆官方受中美贸易战刺激,肯定倾全力构建“以我为主”的产经体系,如建成全球最大5G(第5代移动通讯)商业应用、电动汽车产销等市场;果能如此,则外向经济将难再主宰内向经济,只能依附。

后来,改革开放路线陆续遭遇亚洲金融危机、国际金融海啸等风暴之考验,主政者亦皆坚持既定方针,奋力应战过关。而此路线践行的最亮丽成果,是让大陆在2010年成为全球第2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亦种下美国制中之因。

其中,美商订单是主体,因而台商成了大陆对美出口增长的重要推手,不但显著推升大陆对美出口额,而且把抢攻美国市场的方法“外溢”给很多陆商。直白说,如无台商多年来的贡献,今日大陆对美贸易顺差不会这么大,中美贸易战也不会如此激烈。

当前中美贸易战相当激烈,美方抓住中国大陆外贸失衡及技术缺口等把柄,攻势甚猛,让中方疲于应付,台商亦无所适从。这也表明,大陆改革开放路线仍须妥适调整路向,以扩大释放及优化社会生产力,追求经济充分自主。

这形同一场轰轰烈烈的“经济再生运动”,也是改革开放届满40周年后的重头大戏。因此,大陆台商应及早勤练“内功”,即用心参透大陆内部经济生态,并积极融入、并轨发展,以翻开历史新页。

不过,40年来改革开放路线践行过程曾有多次波折,并非一路平顺。邓小平于1992年年初南巡,倡议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以期引用更多市场力量来合理配置经济资源;其经同年稍后“中共十四大”确立为改革开放新方针,亦是相关政策路线一次重大调整。

而在该次三中全会前夕,中共先召开了“中央工作会议”,由邓小平作主题报告,等于是为三中全会定调。这项报告指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苦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此一表述简单易懂,相当深入社会人心。而三中全会结束后不久,大陆即成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这四个经济特区,作为培植“先富群体”及吸收外资的基地。这是台商熟悉的历史。

总的来看,台商对大陆改革开放的主要贡献,是在涉外经济活动上,惟也带动这方面众多陆商“偏食美国市场”风潮,导致中美贸易关系剑拔弩张,让人慨叹。

回顾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举行“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工作重点,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上,同时确认“先让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富起来”新方针。这就是中共改革开放政策路线的创始点,至今即将届满40周年。而在该次三中全会约10年后,台商开始成群结队投资中国大陆,也持续对改革开放政策发挥重要助力。惟从台商角度看,改革开放既提供丰沛商机,亦带来强力挑战;因而两者互动的过往经验及未来展望,值得深入析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登场时,毛泽东去世及文化大革命结束才两年多;当时大陆经济状况是一穷二白,低效、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依旧留存支配能力。惟在新强人邓小平主导下,该次三中全会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原则,确立改革开放新政;其基本精神是减少人为经济指令,转而尊重价值规律和供需法则,同时勇于学习资本主义之长及善用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