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联合晚报第二编辑主任)

拥护保留死刑和废除死刑的人,一直争论不休,各自提出论据,谁也不能说服谁。

最近报章报道,国际特赦组织的统计显示,全球已有三分之二的国家废止或中止死刑,而且实际执行的死刑数量继续减少,目前仍有23国执行死刑。而根据两年前的一个调查,本地则有七成的国民支持死刑。

西田久被控上庭,但法官考虑到他痛失一亿日元才起犯意,仅判处他无期徒刑。冈村勲悲愤交集说,“我一生为不少加害人、被害人辩护,但直到成为被害人的家属,才真正理解他们曾说过的‘地狱’,也了解司法对我们这些家属有多么不公平。”他于是成立“罪案被害者协会”来确保受害者的权利获得重视,反制当地一些废死者、媒体和司法一味保护加害者的做法。

废不废除死刑难有定论,不同社会只能各取所需,以民意为依归,在落实罪犯的基本权利之余,更要保护广大的公众。两造的争论不会在短时间内获得共识,最重要的是建立起警方、检方和司法三方不可动摇的公信力,那两边的距离肯定会拉近一些。

主张废死的人,以人道为盾,认为谁也没有权力夺走另一个人的生命,即便他犯下滔天大罪,这些罪犯也有人权;此外一些研究认为,死刑对暴力犯罪形成的阻吓作用是微乎其微的;更有一些人认为,暴力罪犯是环境污染、心理磨难或基因突变引起的,因此这是一种病,需要的是治疗。此外,他们也顾虑到如果法庭误判造成冤狱,执行死刑后就无可逆转。

建立警方、检方和司法公信力

印象最深的死刑冤案是一年多前在报章上刊登的一则新闻。事情发生在1995年中国的石家庄,20岁青年聂树斌被指奸杀一名女工,由于恰逢“严打罪案”期间,他很快就被入罪并执行了死刑。多年以后,真凶王书金因其他案件被捕,结果供出当年的恶行,但可怜的聂树斌早已成冤魂了。翻案的结果发现,当年的调查工作有诸多瑕疵纰漏,可见,主张废死者的顾虑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定罪过程如果不严谨,一条宝贵的生命就这样被扼杀了。

各提论据 争论不休

主张维持死刑者,通常会以维护社会安全为辩护理由,认为保障公众安全的权益更重要,而死刑就可以永久隔离罪犯,也可以减轻长期监禁死囚的国家成本;他们也认为,犯罪者要为自己的罪行付出相应的代价,这样也能够抚慰受害者家属。

不过,又有一个截然不同的个案:日本律师冈村勲执业40多年,1997年10月10日晚上,他下班后回家,一打开门,血淋淋的一幕惊现眼前——他的妻子身中五刀,遭人刺杀惨死。警方在七天后逮捕63岁的凶手西田久;原来他投资在一家证券行的全副身家因恶性倒闭而化为泡沫,于是把仇恨转移到山一证券的辩护律师冈村勲身上。当天, 西田久本来要去找冈村勲律师理论,但因为他不在家,无辜的妻子便成了怒气的出口而惨遭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