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入榜的小贩与餐馆从原本的38家增至50家,除了一些大家熟知的本地美食,名单上也不乏新鲜亮眼之选。许多人都认为外国观光客可按照名单,在旅程中快速认识新加坡的餐饮特色。

上周三,米其林率先公布今年新加坡必比登(Bib Gourmand)推介名单,食客获悉趋之若鹜。

并非全岛走透透

另一个朋友也说,本地不乏香酥美味的印度煎饼、肉骨茶等平民美食,但竟然无一入榜。新加坡是多元种族社会,各族美食各自精彩,而这份必比登选单又是否能真正勾勒和展现出新加坡小市民的饮食文化?

必比登推介的入选者多是小贩美食、小吃和餐馆,因此又被称为米其林“平价美食”。在本地,入围榜单的条件就是餐馆或小贩美食每人一餐的价格不能超过45元。

一提到米其林,许多人会有价格太贵、非一般人负担得起的印象。然而米其林指南里收录的美食不一定昂贵,“必比登推介”就是让一般人以合理价格享受水准之上的料理。

不必盲目追随

和大部分人的想法一样,觉得这份指南更多是供外国游客参考的。最后想说,米其林只是一份指南,可以参考,但不必盲目追随,适合你口味的,才最重要。

不过,话说回来,必比登名单的公布也算是对本地摊贩辛勤劳作的一大认可。吃这件事,本来就众口难调。个人认为,“好吃”是见仁见智的事,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心境或不同状态下,对于美食的评断也会截然不同。

不过,这份依据米其林立场与密探行脚生成的推介名单,并非是全岛走透透、地毯式考察美食的结果。这不禁让我想起前阵子的两则新闻——老曾记进军伦敦遭英国食评家狠批,以及马来西亚厨师因所烹煮的仁当咖喱鸡不酥脆而遭《英国顶级厨师》的评判嫌弃。若米其林密探是外国人,是否也会以他们的角度出发,来看待本地美食,而并非从本地人的角度来评价美食好吃与否?

好友说,她住家附近的潮州糜最近入榜,她在该区住了逾30年,都不曾光顾这家熟食档口。问她会不会跟风去排队,她摇头说不,并表示会选择相信身边好朋友的推荐和自己的亲身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