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我在晚报的“大特写”栏目中写出了新按摩院法令在3月1日实施后,如何在三个月内慢慢影响本地按摩业和我们的生活景观。
应向更多业者搜集意见
当时我访问一个从事按摩行业10多年的业者,他的说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以前当局对按摩行业完全没有管制和限制,只有一些基本条例约束,让这个行业充满活力和前景,当然也无可避免引起非法之徒觊觎,变成后来非法按摩院抢滩,挂羊头卖狗肉;八年前,当局开始管得比较多,申请按摩院第一类准证前,须先获得“消协保证标志”(CaseTrust)的认证。没想到,现在连营业时间也要开始管制了。有业者受访表示新法令实施后,生意额暴跌三四成。
在新法令下,除了乌节路、滨海中心、滨海湾、珊顿道、哥烈码头和樟宜机场这六大旅游区,其他地区的按摩院只能经营到晚上10时半。
有如一场拉锯战
据多名出席业者透露,当局在对话会上透露,有咨询过新加坡养生与保健协会,该协会对新管制表示赞同。然而,该协会是否有足够代表性?这引起出席者的质疑。
按摩业者之间甚至有传言,当局是因为不想看到本地按摩院越开越多,让新加坡变成按摩王国,所以才实施新法令汰弱留强。类似这样“阴谋论”想法的产生,其实是当局跟业者沟通缺失和交流断层所致。
新加坡养生与保健协会网页显示,该协会共有29名会员,而当中许多都是从事美容行业的商家,显然无法代表全岛近700家按摩院业者的意见。
这一招,直接让怨声载道的按摩业者走在一起,团结地成立协会,力求和政府做好沟通与合作。政府后来也为申请上诉的业者提供“宽限期”,允准业者恢复新法令实施前的经营时间,直到店铺租赁合约结束为止。
这一来一往,其实有如一场角力和拉锯战,直至双方都取得认为满意的结果。
碍于篇幅的关系,其实还有很多内容无法写进去与读者分享,让我继续在这里点出一二。
警方执照及监管局在3月26日与130名按摩业者举行闭门对话会,据知当时有出席者质问为何没有在制定法令前,咨询业者的意见和看法。
其实,新法令是在收集到足够的民意下推出,而商家怨声四起,只能说是“顺得哥情失嫂意”。不过如果当局在制定任何条例前,能进行更多的民意和业者意见搜集和了解,则能减少因沟通缺失所产生的误会,让顺应民声的法令推行得更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