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本地的华文报业发展史,不能不提到延续华文报传承文化的学生报。

陈能端: 电子平台练语文也读时事

另外,《大拇指》与国家艺术理事会合办了12年的“美少年”艺术教育计划,通过不同主题或形式,让学生认识艺术。

回首过去30年,学生报配合时代环境和学生兴趣的改变,从周报发展至今天四份双周刊加一个电子平台,四代学生报主编分享不同时代的转变。

20180912_news_xingqiwufriday_Small.jpg

林春兰: 内容更多元与实用

第四任主编陈能端(36岁)在正式加入学生报前,曾参与学生报改革讨论小组,以“外人”的角度提过不少建议,包括推出数码版和电子平台等。没想到当年提的建议,都在她2016年底接过主编棒子后,由她落实。

“早报校园”汇集三份学生报文章和新闻,能根据学生的语文水平和需求,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文章,并附上练习题。教师也可以利用该平台给学生作业。

  • 1982年7月《新一代》创刊
  • 1984年3月《联合学生》创刊
  • 1988年8月《天空》创刊

杜艳嫦: 让学生报像个“朋友”

林春兰说:“随着新加坡语文大环境的改变,学生报的定位也从一份单纯的青少年读物,变得身负重任,不仅要好看、好读,还要老师觉得好用。”

20180913_news_xinyidai_Small.jpg

王慧容说:“出版《小小拇指》后,我们接触的对象更广了。除了幼儿园师生,我们接触的还有学前教育专家和双语年轻家长。举办的活动性质,也与我们过去以华文教师或学生为对象的活动截然不同,如亲子营、儿歌创作比赛等。”

回想起当年与学生读者的互动,杜艳嫦说:“有些学生感到好奇,会直接跑来报馆找我们,看看‘头头儿’‘小小编’等的庐山真面目。小读者的热情,真的很令我们感动。”

转变里程碑

自1979年,学生报一直以不同面貌亲近学生读者。从早期附属于母报的《星洲少年》《南洋学生》《新一代》,到1991年“独立”诞生的《星期5周报》、2000年创刊的小学生报《大拇指》;再“进化”至中学生报《逗号》(2009年)、低年级小学生报《小拇指》(2011年)、学前儿童刊物《小小拇指》(2013年)到数码版《早报校园》(2018年),学生报经历多次的变身,成为千千万万学子的共同记忆。

华文媒体集团新闻中心现任采访副主任杜艳嫦(63岁)在1984年入行,是《星期5周报》创刊的主编。

华文媒体集团新闻中心现任采访副主任王慧容(47岁)于2012年接管学生报。她说:“数码时代的到来,让学生的资讯来源更多,与编辑室的直接互动变少,因此我们更注重与教师建立关系,更全面和有系统地在学校推行读报教育。”

经过两年的筹备,学生报团队在今年初发布全新《逗号》和《大拇指》:两份学生报变成双周刊,版面改为A4纸大小,更便于阅读与收藏;纸张改用不沾墨渍的白纸;并推出电子学习平台“早报校园”(ZBSchools.sg)。

学生报于2013年推出面向学前幼童的刊物《小小拇指》,为本地家长、学生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优质原创的华文阅读内容。

现任主编(2016年至今)

她强调,媒体素养(Media Literacy)是21世纪不可或缺的技能。“学生将来都是‘国际人’,应多接触时事,跨出‘看报只为学语文’的框框,了解新闻事件对自己和家人的影响。我们期待教师、学生及家长都能明白这个道理,把眼光放得更远。”

她表示,在那个没互联网的年代,编辑团队意识到必须与学生读者保持紧密联系,于是编辑各取外号,例如迷你编、小编、老编和乐乐编等,并在设计、编采方面花心思,与年轻读者建立像朋友一样的关系,分享生活大小事。

第三任主编(2012年至2016年)

  • 2018年1月《逗号》《大拇指》改成双周刊,并推出“早报校园”(ZBSchools.sg)电子学习平台

20180913_news_douhaocomma_Small.jpg

回首30年,学生报配合不同时代的发展与改变,学生的兴趣转变与学习要求,不断革新、突破,陪伴代代学子走过成长路。

第二任主编(1995年至2011年)

王慧容: 科技时代促进新关系

  • 1991年2月《星期5周报》创刊
  • 1992年3月《天空》停刊
  • 2000年1月《大拇指》创刊
  • 2009年1月《星期5周报》易名为《逗号》
  • 2011年4月《小拇指》创刊
  • 2013年8月《小小拇指》创刊

第一任主编(1991年至1995年)

林春兰(68岁)自上世纪80年代起与学生报结缘:1995年接管《星期5周报》;2009年周报改革后推出《逗号》;其间“接生”另两份小学生刊物——《大拇指》和《小拇指》;举办艺术教育计划、教师交流会等,前后在学生报服务了17年。

另外,学生报于2009年连同教育部课程规划与发展司和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打造系统化的读报教育计划。现任学生报主编陈能端采访为读报教育默默耕耘的教师,了解他们的想法。

林春兰表示:“一份报纸能够每期推出艺术版,而且一做就是12年,确实不易。我们相信活动有助于‘打开学生的眼睛’,推动他们亲近艺术,所以才坚持下去。”

陈能端说:“对习惯纸版的学生报团队来说,电子平台带来的考验无疑更大。可是,我们也清楚知道数码平台是学生未来接触新闻的主要渠道,它的内容五花八门,有新闻、视频和podcast等。我们希望学生报除了让教师觉得实用,更重要能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觉得好看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