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带来更快速、更廉价的新闻消费模式,但随之而来的假新闻也让人开始回过头珍惜传统媒体的可信度。
“就好像我们有时候为了一个课题访专家,其实从某种角度来看,我们要比专家还要懂,因为我们要知道整体的情况之后,才能知道我们要找的专家,是否能在大众基本的理解层面之上再提供进一步的解读。”
在早报开启记者生涯,曾在《新明日报》《我报》工作、几年前将数码内容制作专业化,再到今天的新闻中心,对于韩咏梅来说,要让早报屹立不倒,不但要怀揣着情怀,也要用头脑思考,用这“两条腿”继续往前走。
知识停在浅层的时代挑战
我一直认为真相是昂贵的,你要知道事实不能只看片面,而如果要全面理解,这是非常昂贵的。这不是说只有我们有本事能看到事实,而是说这需要投入很多时间和金钱,个人媒体未必能做到,就算能做一次,也很难持续每天做。
自认是个乐观主义者的韩咏梅对于早报的前景并不悲观,但眼下也不是完全没有挑战。其中让她不太确定的是,能不能够培养记者的自豪感和分析能力,敢不敢做判断。
韩咏梅坦承,新加坡的印刷媒体在华文大众消费群体中属于二级市场,但影视和娱乐内容却很主流,所以华文媒体集团在做新闻视频时,很早就有意识地要做得活泼一点,同时也清楚不能像港台那样完全娱乐化,因此一直在摸索中间地带——在严肃新闻的“1”和娱乐新闻的“2”之间,试图打造“1.5”“1.25”或“1.75”的新闻模式。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察觉到,过去10多年来,在内容呈现上,华文媒体集团制作的视频内容一直在循着这条路。
“我记得当时听他讲‘不信东风唤不回’时,觉得他很有勇气,因为当时的情况一度是比较悲观的,有一种不确定感,比如怀疑华文媒体会不会被人重视?华文会不会没落?我们不知道,充满了未知。再加上当时以英文为主的社交媒体已经开始崛起,而在那之前已经有公民记者试图在冲击传统媒体的价值。但是现在慢慢发觉,媒体人是比较有趣的,我们其实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智库,并不是素质很差的人,即使不是知识分子,也是知识人,一定会想办法找到一条出路。外面的人觉得我们是夕阳行业,会走向没落,但跟媒体人共事的人会知道,我们不会坐以待毙。”
去年底成立的新闻中心,也很前卫。韩咏梅指出:“西方媒体好几年前就有提供新闻给多个平台的做法,但是国外通常是一个新闻中心供稿给同一个产品旗下的不同平台,而我们不只给不同的平台,还要给《联合早报》和《联合晚报》这两份风格截然不同的报纸供稿。这需要一点胆量,也需要同事们的合作,而且更重要的是,每份报纸还要保留自己的风格。”
另外,互联网和移动平台的崛起彻底颠覆了人们的阅读和求知习惯,因此为数码平台制作和传播内容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韩咏梅三年前领导华文媒体集团的又一新尝试——数码部,将整体数码内容制作专业化,新闻中心去年成立后,数码内容制作成为新闻中心的一部分。
至于早报的报纸主体,韩咏梅指出,同事们跟中港台媒体交流时,都发现早报在同行心目中是块牌子。“他们认为早报式的新闻是严谨、严肃的。在媒体遇到严峻挑战时,其他地区一些报纸逐步弃守底线,或者采用捕风捉影的消息带动看新闻的热闹,这可以吸引读者跟进新闻,但早报不会这么做。”
《联合早报》的人喜欢把自己工作的地方亲切地唤作“报馆”,而不是公司或办公室。一方面这个称呼是一辈传一辈的“传统”,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对很多人来说,这不仅是个工作场所,也是某种情怀的汇聚地。
执掌早报多年、华文报集团前总编辑林任君15年前在早报庆祝80周年报庆时曾说“不信东风唤不回”,到了早报庆祝90年时,又说“东风不只唤回来了,而且是漫天扑面而来”,并以此提醒年轻同事要为华文的复兴作好准备。
因此她认为,经营早报这样的媒体并不便宜,任何想要通过价廉方式运作的,都是不可能持续的。
她说:“我在做数码平台时,发现独立出来的数码内容团队就算有再大的能量,也还是有局限的。人员配置局限了多元内容的发挥,而我们又不能无限制地增加人手,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带着整个新闻室的人一起转型。”
韩咏梅1992年加入《联合早报》开始新闻工作,曾在《新明日报》《我报》服务。2006年涉足跨媒体新闻,在omy.sg创办团队担任新闻主任。之后回到早报,深耕本地新闻,曾担任采访主任、副总编辑。2015年底,初创华文媒体集团数码部,将zaobao.sg全面改革成为《联合早报》《联合晚报》与《新明日报》三合一平台,推动华文媒体多平台转型。2017年底,担任新成立的华文媒体集团新闻中心总编辑。
在社交媒体上也挺活跃的韩咏梅解释,个人媒体可以做得好的地方可能是针对某一个课题,比如喜欢音乐的可以写很好的乐评,像个人杂志式的,但不会是大众传媒,因为大众媒体需要全方位理解不同的课题。她指出,那些有独特风格的社交媒体可以培养一批追随者,但如果想要完全从社交媒体上掌握事件是很难的,因为单一社交媒体难有资源做那么广泛的报道。
对于华文媒体集团新闻中心总编辑韩咏梅来说,要让早报继续在竞争来自四方八面、读者活跃于线上线下的新世界里屹立不倒,不但要继续怀揣着情怀,也要用头脑思考,必须用“两条腿”走路。
挑战当前坚守底线
韩咏梅从早报开启记者生涯,也曾在《新明日报》工作九年,后来去了《我报》、omy,之后又回到早报采访组,这个过程中不断面临语言环境带来的根本上挑战。
早报很多前卫尝试
“虽然我们不可能每个人都是金庸,但我们的很多记者都是抱着一份情怀加入华文报,而且华文报记者的能力不差,我相信即使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情怀与头脑兼顾,也有一定数目的人能够做到。”
对于追随早报多年的忠实读者来说,这份从某种程度上已经属于互相依存的情怀不在话下,但读者又是否清楚早报的团队如何冷静看待未来?
韩咏梅认为,现代人可能有太多的事务分心,对于知识的态度也不一样,以前没有网络能让人随时查找东西,所以知识的记忆必须根植在很深层,现在记忆则停在很浅层。
现在,无论是《联合早报》《联合晚报》的纸版,或是以“zaobao.sg”为品牌的数码平台,都集合能量争取新读者,这些读者反过来又让早报焕发出新的活力。
“我觉得现在信息太多,人生经验不够的话,很难判断是非。早期的新闻工作者知识非常丰富,天文地理国际局势都能掌握,各自又有各自的兴趣,比如林总、杜总(《新明日报》前总编辑杜南发)、陈生(《联合晚报》创刊总编辑陈正),之前还有每天亲自写社论的连士升(《南洋商报》已故总编辑兼主笔)等。”
“我们现在的挑战是让下一代新闻工作者能够把知识镌刻在深层记忆,如果没有在深层记忆,就写不出有深度的文章,我们就跟外面的读者没有两样,甚至有的读者懂得比我们还多。这是我们眼下的挑战,是我们应该警惕的。”
不过,韩咏梅认为,著名的武侠小说家金庸可以一手写社论,一手写武侠小说,说明“复合型人才”不是一个新概念。
她说:“我们遇到了危机,但也激活了转型的动力,再加上我们其实有很多好的资源和头脑,留住人才的情况也不至于很悲观。我们要做的是用情怀和头脑这‘两条腿’走路,再掌握好两者之间的平衡。”
韩咏梅在早报庆祝95周年之际受访,不只一次谈到早报历史虽然悠久,但其实也做过很多很前卫的尝试,很多时候都提前嗅到了新机遇并努力抓住,在追求情怀的同时,也在危机感驱使下不断思考前路。
韩咏梅说:“我一直认为真相是昂贵的,你要知道事实不能只看片面,而如果要全面理解,这是非常昂贵的。这不是说只有我们有本事能看到事实,而是说这需要投入很多时间和金钱。举个简单的例子,2016年11月榜鹅水滨台组屋顶楼因为照片角度问题让人误以为塌陷的新闻,如果是社交媒体,马上就可以生花妙笔写出一篇文章。但我们需要打电话求证,要去现场,去现场需要交通工具、需要时间、需要拍照、需要发照片回来,这都需要资源,个人媒体未必能做到,就算能做一次,也很难持续每天做。”
时隔15年,同事们口中的“林总”这番话,继续触动着韩咏梅和她的团队。
例如,早在1995年,当互联网才开始普及,早报网就已经是东南亚第一个上网的华文新闻媒体,以至于今天有很多中国读者对早报耳熟能详,都是从接触早报网开始。《我报》在10多年前成立的时候,也是本地第一份免费华文报。创立omy的时候,当时华文媒体领域没有做短视频的模式可寻,团队要摸着石头过河,还记得当时访问部长,部长还很惊讶团队用的是很小的摄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