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忠日前在位于荷兰路一带的家中接受《联合早报》专访时,回忆起自己在中国的创业历程。

同年,郭明忠在新加坡创立大食代品牌,眼看生意发展顺利,他找了一个新加坡合作伙伴,在1996年将该品牌带回念念不忘的中国市场。

“当时大家身上的衣服多是黑灰蓝三色,街上也都是自行车。但是现在已经脱胎换骨了,人民更加时尚,自行车也变成了豪华车。”

早在1992年,郭明忠到上海考察后,就看中中国市场潜力巨大,商机蓬勃,决定在上海创业。

然而,这一切成就来之不易,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他先开了一家冰淇淋店,但自己的生活环境艰苦:“房子里没有供暖,冬天太冷,温度几近冰点,夏天又太热,室内温度将近40摄氏度。”

亲眼见证中国改头换面

2000年创立的面包物语是新加坡知名餐饮品牌,创始人兼集团主席郭明忠是在餐饮界耕耘数十年的“老江湖”。除了面包物语,郭明忠旗下也有大食代以及鼎泰丰等众多品牌,在全世界有800多家门店。

对于集团的未来发展,郭明忠透露,自己不仅要将更多外地品牌带入中国市场,也要带中国的潜力品牌“出海”。

“我想我们这一代人很能刻苦耐劳,面对挫折与挑战时不轻易放弃……(在面对困难时)一一去解剖、克服,才能做出成绩。”

郭明忠觉得,中国至今的发展与崛起令人鼓舞,无论是文化、城市建设还是人民素质,都已突飞猛进。

他感叹:“这是一笔昂贵的学费。中国市场虽然很大,很吸引人,但也充满挑战,非常不容易。”

在中国的经商环境也大为改善,他说:“早期在中国办一个营业执照,可能就要盖30多个公章,手续繁杂,甚至一年多都办不下来。作为一个新加坡人,只能一关一关慢慢闯。”如今,商家申请准证的流程加速,只需要一两个月就能批准,中国也更加注重法治,外商投资更有保障。

他坚信,一个好的团队能够面对不同挑战,根据顾客需要调整策略,逐渐渗透市场,将生意慢慢做起来。

集团更与中国“奈雪的茶”合作,打算将这个红遍中国的品牌带出海外,走向世界。

其中,面包物语(在中国名为“面包新语”)在中国更是家喻户晓,在29个城市拥有300多间门店。

“从1997年到2003年,我大概在中国亏损了2000万新元,对我而言这是一笔很大的金额。”他说,在其他国家赚到的钱,几乎都贴了进去。

不料,进入中国的大食代却“水土不服”,业绩不及预期,每一家门店的经营情况都远远不如想象。

这份坚持最终得到回报,目前中国市场在集团内举足轻重,占据30%营业额,大陆门店数量也占据全集团的30%左右。

他认为如今的北京、上海等中国一线城市的发展已经超越新加坡,跻身国际大都会。

中国改革开放走过40年,新加坡面包物语集团主席郭明忠在中国经商也近30载,见证中国的巨变。没有多少人知道,郭明忠创业初期在中国市场几乎赔上全副身家,才站稳脚跟,在中国打出名堂。

面包物语集团今年已将新加坡松发肉骨茶引入中国,也计划将台湾面包大王吴宝春带到新加坡与大陆。

从1992年创业至今,郭明忠见证了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回忆自己初到上海时,人们衣着单调,城市建设也如发展中国家一样。

当时,大食代在新加坡欣欣向荣,在中国却气息奄奄,郭明忠大可撤离中国市场,及时止损,但他“从未想过要放弃”。他相信,长远而言,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是企业家发挥的重要舞台,他不把问题归咎于市场与环境,而是从自身找问题。

总结教训,郭明忠分析,有可能是团队缺少在中国经营的经验,或者用心不够。为此,他用了两年时间,打造一支实力与魄力兼备、能做决策的团队,继续开拓中国市场。

“我在中国这么多年,非常熟悉这个国家,对她充满信心。”

不过,时代的演进也给外资带来新挑战。郭明忠坦言,初到中国时,竞争对手不多,面包新语与中国本土竞争对手市场定位不一样,很容易拉开差距;如今,中国本土品牌更有实力、接地气、理解市场需求,同时又有许多国际品牌进入市场,竞争更为激烈。

中国事业
从一家冰淇淋店开始

衔接中西 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