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业部周四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上周购买了5万1072吨美国高粱,这是自4月以来的最大一笔交易。

也因此,中美将在上海召开高层会议的消息,还是提振了市场情绪。中国股市涨幅本周领先亚洲市场。

一周综述

香港《南华早报》7月24日还报道,分析师认为,中国选择上海作为中美贸易谈判新的地点,是意在强调谈判的商业因素,而不是政治因素,释放出“贸易是贸易,政治是政治”的信号。比如美国放宽对中国电信业巨头华为公司的销售限制,以及中国采购美国农产品的问题,而不是更难解决的政治问题。中国这一决定也可能是一个新的迹象,表明北京在为旷日持久的贸易战做准备之际,正在修改其战略。

现在市场已经有舆论为即将在10月1日接替退休的陈德霖、出任香港金管局总裁的余伟文担心,在维持香港金融稳定的声誉方面,将面临诸多风险,从蠢蠢欲动的房地产市场,到针对港元联系汇率制度间歇性的狙击。

另外,华为或许“守得云开见月明”,美国总统特朗普22日与美国七家科技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举行了会面,七家科技公司的高管要求美国商务部就这些公司向中国华为公司供货及时发放许可证,特朗普对此表示同意。

此外,根据周三的公告,香港前启德机场的一幅住宅地块,通过政府招标以127亿港元(22亿新元)的价格售出,合每平方英尺1万1842港元。彭博数据显示,这是两年多以来的最低价格。

强调谈判的商业因素

美国官员也淡化了与中国迅速达成协议的可能性。其中,美国白宫周三(24日)发表声明宣布即将与中国代表在上海举行谈判时,姆努钦就已经表明:“在我们达成协议之前,还将举行几次会议……我不指望我们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据彭博社报道,私人银行家们收到大量来自香港投资者的询问,他们担心香港政治危机的长期影响。其中一家主要的亚洲财富管理公司透露,最近几周大量新资金从香港转移到了新加坡。

狙击港元联系汇率制度

启德地区位于九龙东部,是香港市区新住宅用地的主要供应来源,自2013年以来为政府收入作出了近2000亿港元的贡献。在这个土地稀缺的城市,卖地是政府收入传统上的最大来源之一。

《上海公报》是中美签署的第一个联合公报,在中美建交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该公报是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逊访华期间,也就是1972年2月28日在上海与当时的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共同签署的。主要内容,除了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对“一个中国”的立场首次正式表明了不表异议外,还列明中美关系正常化符合两国利益;扩大两国民间交流与往来,为双边贸易提供便利;保持接触管道。

中美双方在华盛顿要求的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以及北京要求的美国取消对中国商品所有现行惩罚性关税等重大问题上仍存在分歧。

港社会动荡拖累“钱景”

虽然谈判地点改在了上海,但分析师普遍认为,这次会谈不会有大的突破。这主要是美国与中国在实质问题上的分歧巨大,互不信任的程度深厚。

就在科创板制造中国新富人的同时,实行“一国两制”的香港,却因为反对修订《逃犯条例》的抗议活动引发社会动荡,拖累了“钱景”,其富裕阶层纷纷寻觅避险港湾。

不过,中国决定将中美谈判移师上海,是暗藏玄机的。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24日当天接受美国CNBC电视台采访时说,中国之所以邀请他们到上海,是因为对于中国而言,《上海公报》是美中之间的重要协议,具有重大象征意义。

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在中国国新办24日举行的《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发布会上回应记者提问时说,部分激进示威者的行为挑战中央政府的权威,触碰“一国两制”的原则底线,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东方之珠”不容玷污。而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中央在坚持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的同时,如何确保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和居民福祉,“东方之珠”不会蒙尘,也是他们最关心的。

抗议活动之下,购物者避开素有购物天堂之称的香港,当地零售租金或受冲击。

华为守得云开见月明?

尽管舆论批评在首都之外举行如此高级别的贸易对话不符合惯例,高峰给出的理由是,在不同地点磋商是十分正常的安排,上海具备开展磋商的良好条件。

中国与美国的经贸谈判,本周取得了进展。周四(25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中美经贸磋商双方牵头人将于7月30至31日在上海见面,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开展磋商。

在7月22日举行开市仪式的中国版“纳斯达克”(Nasdaq),上交所科创板挂牌上市的25家企业,开市当天,除一支股票之外,其他股票均走高,并造就了新一批亿万富翁。科创板被视为中国新的供给侧改革的一项重要政策,目的在于增强直接融资,公司通过公司债和股票发行向投资者筹集资金。

不过,在上海谈判举行之前,中美双方还是在改善谈判氛围方面,做出了一些努力的。例如据知情人士透露,更多美国农产品的中国买家获得关税减免。中国政府已批准国内一些企业从美国采购玉米、棉花、高粱以及猪肉且免于征收反制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