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越方便,人情味越淡,毕竟《神奇宝贝》和《宠物小精灵》这两个名字已经伴随许多人20年了。
再举一个例子:机动战士“高达”与机动战士“钢弹”,虽然都是GUNDAM的音译,但台湾采用的“钢弹”,我觉得单凭这两个字就说明了机动战士的特点:钢铁与飞弹,强悍与威胁,翻译得很巧。“高达”呢?就只是纯粹的声音罢了,难道是体脂肪指数高达XXX的那种“高达”吗?
这两个例子中,官方采用的都是音译法,以读音来翻译,“宝可梦”对应Pokemon,“哆啦A梦”对应Doraemon。
超人气动漫ONE PIECE的中文翻译也面对问题。本来有个好好的译名“海贼王”,在一些地方,因为版权的问题,不得不改成“航海王”,那个气势完全就不一样了,不过也当真无奈。
不少经典动漫都面对统一译名问题。动漫的中文名要翻译得好,真难。好的翻译,能为作品加分,吸引眼球,不好的可能会失去老粉丝。
动漫达人
最后日本官方还是统一了名称,就叫《哆啦A梦》。
译名应为在地读者服务
至于“小叮当”,其实理由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机器猫”又太呆板。
比如我们熟悉的《灌篮高手》,在香港,译名就不能出现“灌篮”,因为广东话里不说“灌篮”,而是“入樽”,所以香港的翻译就叫《男儿当入樽》(偷换了流行歌《男儿当自强》的概念)。
我相信老粉丝不会买账,毕竟“精灵宝可梦”这五个字拗口得要命,倒不如不要翻译好了,幸好皮卡丘还是皮卡丘。
不过对新闻媒体来说,这算是个好消息,毕竟有了统一的译名,不必每次下笔前烦恼该用哪个译名,方便得很。
《精灵宝可梦》就是Pokemon,就是中文世界熟悉的《神奇宝贝》(台湾)、《宠物小精灵》(香港)或《口袋妖怪》(中国大陆)。
若从翻译的趣味性来看,似乎“神奇宝贝”更能抓住动漫的精神,皮卡丘们就是一群可爱的神奇宝贝,而不是什么“宝可梦”(是“可以梦寐以求的宝贝”的意思吗?)。
你知道《精灵宝可梦》吗?
说真的,中文世界这么大,每个地区的语言与文字习惯都有不同,如果说翻译是为了照顾读者,那么在动漫世界里,翻译是不是更应该为在地读者服务?什么都统一的话,似乎就太铁板一块,太不近人情了。
今年是Pokemon的20岁生日,制作公司年底即将推出全新电玩版《太阳》与《月亮》,同时公布了全新的中文官方译名,公司董事长石原恒和上周还特别发布视频,先以中文和广东话向华语地区的粉丝问好,宣布消息,同时安抚大家的心情。
所以说,翻译要翻译得好,真难。好的翻译,能为作品加分,吸引眼球,就像《新世纪福音战士》,单看书名就让我很感兴趣了。
对我来说,现在什么年代了,大家都大概读得懂英文拼音,还音译的话,有点多此一举,不是吗?
其实不少经典动漫都面对统一译名的问题,比如到底是“小叮当”“机器猫”还是“哆啦A梦”呢?就连剧中人物是“宜静”“静宜”还是“静香”,是“技安”还是“胖虎”,有时候真让人混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