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之二)

张豪祥和弟妹陆续加入公司。如今,舅舅已把公司生意全盘交给他管理。

他指出,公司的产品多数都很笨重,货仓管理员与送货员都无法适应粗重的搬货工作,因此离职率高,以致公司须不断寻找新员工和重新培训。

“那里只有25平方米(269平方英尺),进口的货物也只是有位就塞……别人不肯做的,他都说可以做,像为旧衣柜更换已损坏的配件、更换厨房柜生锈的收纳架零件等。”

推出专利铝型材 并独家代理一些欧洲品牌

其实,K—创公司对危机和困境并不陌生,这家由张豪祥的舅舅陈亚坤在2014年9月开创的公司,正是在他的人生低潮中诞生的。

谈到公司的优势,他表示,公司与竞争者原本供应类似产品,但之后因推出了公司拥有专利权的铝型材(extrusion),以及同一些高档欧洲品牌签订独家代理权,而得以摆脱同行之间的价格战。

他表示计划继续在东南亚国家同当地企业合作、加强公司能力与扩大客户群,并且希望通过同本地发展商合作,参与它们在海外的项目。

可是,在冠病病毒阻断措施期间,公司却决定通过网上直播进行产品介绍,以及入驻本地主要电商平台售卖产品,直接接触消费者。

“公司只有家人组成的五人团队,但我们一起咬紧牙关,撑了过来。我们建立了广泛的客户群,并密切留意财务状况。”

舅舅只能做兼职工作,包括临时送货员、搬货员等来维持生活。天无绝人之路,舅舅的一家人包括岳母和两个好友之后凑足7万元,协助他设立了公司。

尽管销售成绩一般,但公司仍赚取一些收入,加上获得政府的津贴援助,总算撑过这段艰难时期。

《家具革新●逆袭求变》系列访问三家本地家具制造商,看这些业者如何在传统家具业中突破创新,在冠病新常态下如何转换思路,挖掘市场潜藏商机。

皇天不负有心人,半年后,舅舅终于接到了总值8万元的第一份订单,之后其他订单也陆续进来。公司成立第八个月,由于需要更大的空间,舅舅也在附近租了仓库。

该公司董事经理张豪祥(28岁)接受《联合早报》专访时说,这与公司早在2018年就开始在网络与社交媒体建立业务,以及一家人在危机时期齐心合力的团结精神,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小,舅舅就教导我们要齐心协力,让公司能够发展到另一个高度。对于公司年复一年都能够拿下本地30%高楼公寓的项目,我感到雀跃。

“公司管理层互相照应与扶持以及齐心协力,才让公司能够取得这项成绩。”

尽管生意渐渐上了轨道,但公司发现本地市场的增长相当缓慢。与此同时,泰国酒店项目却在持续增长,公司于是决定在2016年进军泰国市场,与当地伙伴合作,设立办事处。隔年,公司也在马来西亚找到分销商。 

作为中小企业,公司过去也面对不少挑战,除了流失员工,也因为客户群小,而在创立的首两年面对财务困难。

原本是职业军人的舅舅在离开武装部队后加入装修业,不料之后却遭公司解雇,而且没有获得任何赔偿。

众人的努力取得成果,公司在2015年的全年营收是40万元。到了2016年,公司成功标下滨海盛景豪苑(Marina One Residences)和双景岭(Duo Residences)的工程,创下160万元的最高全年营收记录。目前,公司团队已增至10人。

张豪祥说,K—创是舅舅凭着勇气创立的。那时,舅舅家里有老小要照顾,包括张豪祥和弟妹三人。原来,在张豪祥9岁时,父亲过世,他和弟妹从小就由舅舅照顾,母亲则在马来西亚打理父亲留下来的生意。对张豪祥来说,舅舅就像养父一样。

然而,由家族成员经营的高端衣柜与厨房收纳装修五金公司K—创私人有限公司(Koncept Kreation),却在艰难的营运环境中生存了下来。

他表示,弟妹持续支持他,而公司也聘请态度良好的员工同公司并肩打造理想的工作环境。

他回忆说,公司创办后的前半年,舅舅看着银行里的存款逐渐减少,但他并没有放弃,坚持租用后港一家汽车配件商店的储藏室来做办公室。

公司创立的第一年,他兼职文书工作。他目睹了舅舅创业的艰辛,尽管舅舅在家具五金业有15年的经验,但因为成立的是一家新公司,无法立刻取得客户的信任。

冠病疫情来袭,加上随之而来的病毒阻断措施,许多大型企业尚且招架不住,更别说资源有限的中小企业。

“公司创立初期,生意不多,舅舅都是一脚踢,既要当货仓助理,接收海外运来的货物,也要驾驶罗厘送货给客户。

一直以来,公司都采用企业对企业(B2B)营运模式,客户对象包括家具木工公司、室内设计公司与建筑师事务所。

由于是在过年前被解雇,没有几家公司招聘员工,舅舅寻找新工作频频碰壁。此外,本地家具五金公司也不多,要寻找相关领域的工作难上加难。

此外,虽然公司有仓库管理科技,但许多小细节包括配件数量与规格,还是必须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够了解。

冠病疫情抑制消费欲望,虽然对本地家具业造成不小打击,但也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新市场机遇。

两年前在网络社媒设业务如今一家人协力渡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