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个弹丸小国,土地有限,一味将厨余焚化及送到垃圾埋置场的做法不能持久。本地厨余处理公司新加坡玮思康(Westcom Solutions)致力于以再循环的方式处理厨余。
新加坡玮思康于2016年成立,公司总裁陈大卫(46岁)之前从事清洗和垃圾处理行业,这促使他思考能否为再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他想到的第一个点子是:能否针对厨余进行再循环处理?
从事专项科技行业挑战大
展望未来,公司正与新科局合作,探讨通过食物垃圾处理机分解塑料。方业如说,公司希望旗下产品能方便使用者,所以对于塑料分解,用户无需更换整台机器,只需更换放入机器的微生物。
问及公司为何会想到研发生态厕所时,陈大卫表示,身为脚踏车骑士,每周末到乌敏岛骑车时,只能在码头附件找到厕所,之后的歇息处并没有厕所。当时陈大卫同公司营运经理商量,是否能研发一种生态厕所,以再循环的方式处理人为垃圾?
为了更了解这个概念,陈大卫于2014年到日本访问,了解他们的商业模式,并从日本买了10台机器便开始经营公司。不过,公司团队在使用机器的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主要是因为本地环境、潮湿度和食物来源与日本不同。
公司研发的首个样本获得中国伙伴欣赏,陈大卫指出,这样的概念在中国市场备受看重,因为中国的基础建设发展赶不上商业化。对方能在偏僻区使用生态厕所,以再循环的方式处理人为垃圾。
富氢水系列产品则在用户启动机器后产出碱性富氢水,这台机器价格为699元。陈大卫指出,这能促进排毒和去除体内“自由基”(free radical)。他说:“每个人体内都会有自由基,若睡眠不足,生活忙碌,会吸收自由基,体内自由基越多,更容易疲惫及身体不适。”
“我一生中遇过很多障碍,但我从不向困难低头,我总是将这些困难转变成机遇。”
公司2016年底开始同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商讨展开合作,合作范围包括进行研究、创新和提升科技。
公司旗下有三种产品:食物垃圾处理机、富氢水系列和生态厕所。陈大卫说,食物垃圾处理机旨在推广可持续发展,富氢水系列产品则提升健康水平和幸福感(well-being)。
公司业务经理方业如说,将厨余送入机器后,厨余和微生物在24小时内能化成10%的有机肥料,其余90%则是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陈大卫说,前两年是投资时段,公司去年开始商业化,并收支平衡。公司已进军中国市场,接下来有计划进军法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市场。
陈大卫说,公司在研发产品的过程中面对不少挑战,产品在新加坡需要通过各种认证,确保产品安全及符合规定。另一个挑战则是确保产品对消费者有好处的同时也能降低开销。
公司团队仅有20人和四名实验技术人员,但他们怀揣着远大梦想。陈大卫说:“我不断提醒我的团队去了解人们的痛处,而这也是我们面对的障碍。我们可以将这些障碍转变成机遇。”
谈及创办公司面对的挑战时,陈大卫说他从事的属于专项(niche)科技,起初害怕失败,担心科技是否成熟以及产品能否商业化。同时,该行业属于生物科技领域,陈大卫因此也担心能否聘请到相关专业人才。
为鼓励消费者在家中以再循环的方式处理厨余,公司即将推出每天可处理5公斤厨余的小型机器。食物垃圾处理机的价格介于899元至约10万元,公司也让旗下客户以1000元至3000元的价格租用机器。
公司最有趣的产品是他们研发的生态厕所,陈大卫说,公司在进行研究时偶然发现他们也能对人为垃圾进行分解,概念同厨余处理相同,化成10%的有机肥料和90%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令陈大卫自豪的是,公司不仅为可持续发展尽一分力,也不断将竞争者的缺点转为自己的优点。例如,对方使用高温操作但公司使用低温操作;对方的机器有臭味但公司通过生物科技确保机器无臭味。
厨余处理公司新加坡玮思康总裁陈大卫感到自豪的是,公司不仅为可持续发展尽一分力,也不断将竞争者的缺点转为自己的优点。展望未来,该公司正与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合作,探讨通过食物垃圾处理机分解塑料。
陈大卫指出,当时公司没有参考或依据,虽然国家环境局(NEA)带头针对厨余进行再循环处理,多数民众仍不了解这种处理方式,公司因此也需要推广教育。
陈大卫说:“我们当时不太愿意尝试,因为新加坡有完善的基础建设,研发生态厕所不是个可持续的概念,新加坡并没有这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