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承旺20多年前,把生意从中峇鲁搬到红山ABC砖厂巴刹和熟食中心。近年来因年龄渐长,每周六天只从下午3时开档,做到晚上10时许。
林玉铭透露:“政府后来要求所有街边小贩迁入小贩中心,父亲便选择退下,但他偶尔也会去我的摊位看看,说我们如今真的很幸福,有屋檐遮顶,无需日晒雨淋。我靠着这门手艺养大了一家六口,儿子大学毕业在外打了五年工后也决定接手生意,并运用所学的管理模式经营摊位,不断扩大生意。
林玉铭目前在牛车水大厦小贩中心经营鱼圆面摊。他是在1975年从父亲手中接下牛车水一带的鱼圆面摊,并在1984年搬入如今所在的小贩中心。
获米其林老字号小贩
小贩中心除了是洪翊介的创业之地,在他看来也是新加坡人特有的身份认同。因此,当他得知政府计划为小贩文化申遗的消息时,他对未来又多了一丝憧憬。
“我每天准备的食材就这么多,卖完就没有了,也不会因为有更多人来吃提早开档或炒多点。这么多年我都以平常心炒面,最重要是炒得够火候,顾客觉得好吃,这也是我对他们的责任。”
这几年来洪翊介虚心接纳食客意见,不断改进厨艺,获得不少食客的支持。他的小贩生意利润并不多,但也连续两年取得增长,让他甚感欣慰。
苏承旺(68岁)接手父亲的“中峇鲁益生炒福建虾面”近30年,今年荣登最新一届的新加坡“必比登”(Bib Gourmand)推介名单,让多年来追随的熟客都觉得实至名归。
三代小贩
苏承旺的两名儿子事业有成,但都无意继承父业。苏承旺对此表示理解并说,以前为了糊口当小贩,现在孩子有自己的兴趣,他不会强求他们这么做。
“我真心希望小贩文化申遗能成功,因为有了这层认可或许能吸引更多小贩的孩子接手,让小贩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但在这档大众美食的第二代掌勺人看来,自己炒出来的味道和父亲炮制的原味相比,“还是差了点”。
“其实我没有什么烹饪经验,从培训计划学到的只是很基本的烹饪技巧,重要的是经验的累积,得边做边学。小贩行业很辛苦,能维持下去主要靠热忱、毅力和顾客的支持。”
洪翊介在后港的茨园小贩中心经营面粉粿摊位。他当年完成了由肥雄餐饮管理集团推出的三个月新手小贩培训计划后,决定在这条道路上闯荡一番。
“凡事无永恒,因为时代一直在改变。现在也有很多年轻人出来创业做小贩,我觉得小贩文化不会消失,但有些传统味道就再也吃不到了。”
当洪翊介(32岁)三年前加入小贩行列时,20多岁的年轻小贩寥寥无几,他算是这批新世代小贩中的一名“先驱代表”。
从1946年推着手推车沿街叫卖,1960年代终于在街边设立自己的摊位,到1984年搬进崭新的小贩中心,再到如今生意越做越大,在全岛各处开设多家小吃店,全国商联总会副会长林玉铭一家三代靠着72年的鱼圆面手艺养活一家老小,也见证了本地小贩文化的变迁。
时代的变迁,也改变了小贩行业的本质和发展。而在不久的将来,本地特有的小贩文化或也能成为另一份宝贵的世界遗产。
“我上小学时偶尔会去父亲的摊位帮忙收碗洗碗并自备桌椅,一天结束后还得把桌椅带回家。父亲后来在牛车水一带开了另一摊位,请人打理,我之后就接手了这个摊位。”
他认为,小贩美食有了米其林的“加持”,地位总会有一定提升。但他直言,自己不会因为有了更多因米其林推介而来的食客,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
他说:“小贩中心是个很特别的地方,不同种族买了各自的食物,围坐在一起享用,联络感情。我当然希望小贩文化能申遗成功,因为这里有国人的集体记忆,也希望全世界都能看见我们特有的美食文化。”
对于米其林的推介,苏承旺笑说自己完全不知情,直到有顾客给他看了剪报才后知后觉。
以前,小贩是人们为了养家糊口的劳力活;如今,当小贩成为年轻人实现梦想的途径。
如今,年轻人成为小贩已不再是令人津津乐道的新闻。洪翊介坦言,现在感觉有更多“盟友”,一起努力传承本地小贩文化。
年轻小贩
“因文化水平不高,工作难找,父亲1946年跟一名亲戚学会做鱼圆后,便开始推着手推车在同济医院一带叫卖,后来更在同济医院周围自然形成的小商圈扎根,设立自己的摊位。
苏承旺受访时说:“父亲当年接近70岁快要退休了,我才决定向他学习。但是手艺这种东西,到了不同人手里总会有些不一样。我尽力把它做得最正宗,比如坚持用猪油炒,才吃得到福建炒面的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