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修三个月后今天重开,牛车水大厦小贩中心再现人潮,鸟踪几乎绝迹,识货公众纷起早到湿巴刹抢鲜,全岛食客趁周末寻古早味美食。
三代人在牛车水打拼73年,商联会主席林玉铭欣慰小贩们同心合作,如今积极“招兵买马”,邀年轻小贩加入商联会,为小贩中心注入新活力。
拥有36年历史、703个小贩摊——包括226个熟食摊、277个洋货摊、200个湿巴刹摊——的牛车水大厦巴刹和熟食中心,是本地最大的小贩中心,在进行三个月整修后,今早正式迎客。
牛车水大厦小贩商联会主席林玉铭(68岁)说,今天八成摊位重开,其余下周陆续开。
林玉铭一家三代在牛车水卖鱼圆面73年,父亲1946年在旧同济医院前摆摊,他1975年接手,2012年传给儿子。当了20多年商联会主席的他说,小贩们感情不错,很欣慰大家合作同心办事。
她说,这是阿公传下来的古早味生意,幸好四哥袁锡球(74岁)、五嫂李玉珍(60)和妹妹袁明芳(65岁)齐心帮忙。
牛车水大厦湿巴刹有30多摊鱼贩提供价廉物美的海鲜,今早7时许已有不少识货买家来抢购。
拥有82年历史、以芋头糕和猪肠粉闻名的“佳记美食”,今早人龙不绝,老板娘袁明女(70岁)说,凌晨3时就来准备,准备开到晚上10时才收档。
住巴西立的年轻阿公林志成(57岁,贸易公司主管)说,看新闻获知牛车水大厦重开,便跟妻子曾莲春(58岁,会计师)以及亲家吕伟(61岁,商人)和于美玲(60岁,退休公务员),带着两名孙子林凯轩(4岁)和林永鸣(10个月大)享美食。
重开后的牛车水大厦干净明亮,新厕所更卫生,飞鸟抢食问题也基本解决。在二楼铺上千米长渔网防鸟后,记者走了两圈,只看到一只鸽子从一楼钻上来,也看到两只八哥站在外墙,隔着渔网,望着桌位上的残羹“流口水”。
“休息三个月,我去中国和印尼散心,现在重新开档,准备下周一推出海蜇配白粥的新产品,取代政府禁止售卖的鱼生白粥招牌菜。”
“这回整修还有细节要完善,但整体令人满意,更干净明亮,增添500多个新风扇也显著改善通风问题。鸽子、八哥和麻雀抢食的问题大致解决,如果还有漏网之鸟飞进来,我们会继续监控改善。”
两亲家带宝贝孙“老地方”吃早餐叙天伦
“我是鱼贩家族第三代,阿公上世纪60年代就在牛车水路边摊卖鱼,1983年迁入牛车水大厦,我们尽量为熟客提供便宜的切块海鲜。”
其中一名鱼贩司徒有善(33岁)说,最受欢迎的午鱼和三文鱼等,每公斤分别比市价便宜至少3到10元。
“随着整修重新出发,我也‘招兵买马’,邀请了五名年轻小贩加入商联会,希望在社交媒体时代,借用他们的活力和新思维,推动和提升小贩营业方式。”
他说,难得跟亲家投缘,儿子六年前结婚后,亲家每三个月从河南郑州老家来到新加坡顾孙,他每月总有两次带他们到牛车水大厦享用多元美食,最爱的是具有古早味和港式风味的佳记美食。
来自明地迷亚一带的蔡兰英(70岁)买了三条金鲳,准备下厨煮给家人大快朵颐。“这里有些鱼比外面便宜20%,像五块钱一条金鲳,外面卖六块多。”
二楼多摊美食大排长龙,包括“五十年代”咖啡摊、“肥爷爷”面食和摘下米其林一星的“了凡香港油鸡饭面”等。
主席积极“招兵买马”邀年轻小贩加入商联会
前几天,两对亲家还约了朋友,一同到马来西亚槟城和怡保游玩五天,还趁旺季享用了便宜的猫山王榴梿,一行人玩得不亦乐乎。这也是两家人首次结伴出国旅行。
两对亲家带两个宝贝孙,两家六口结伴到牛车水“老地方”吃早餐叙天伦。
记者今早走访,底层湿巴刹人潮汹涌,二楼熟食摊客似云来,一楼洋货摊也逐渐开门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