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的张君村(退休者)说,他1月在马西岭住家附近签署两年固定价格配套,当时推销员只强调“签了配套电费比较便宜”,但却隐瞒其他重要细节。

“新配套每月确实能省10多元电费,但推销员只字不提这些关键细节,我觉得被严重误导。”

本地电力零售市场自从去年11月起(2018年)逐步开放,消费者协会(CASE)受询时表示,至今已接获71起消费者针对电力零售商的投诉,主要是对服务与销售手段不满。

他说:“人多自然难管理。有的零售商给予代理商很高自由度,而代理商为了每份合同最高130元的佣金,可能会疏于对推销员的监督。”

拥有超过3万家订户的大士能源供应总经理黄浩明受访时指出,一些规模较大的零售商聘请多达300人的外包销售团队,他认为这些推销乱象短期内不会消止。

推销员一味强调配套便宜,绝口不提重要合同细节,让消费者感觉被骗。

能源局其实有一套针对电力零售商的行为守则,要求销售人员必须向消费者提供签约前的注意事项,以及包含合同长度、押金和违约金等信息的说明书。

他在事后收到寄来家里的合同,才吃惊发现须缴押金130元,迟交电费也会被罚款。

受访电力零售商表示,配套推销业务大都外包给代理商进行,不排除代理商为了高额佣金疏于管理推销员操守。

近一个月内,《联合早报》与《海峡时报》刊登了至少七篇反映电力零售商行为不当的读者信函,当中有读者说只是想了解配套详情而留下个人资料,过后却发现已经加入三年固定价格配套,且无法退订。

电力零售市场开放不到半年就接获71起消费者投诉,能源市场管理局会派人假扮客户调查零售商。

能源市场管理局(EMA)透露,会通过客户满意度调查和派人扮成顾客体验,确保零售商遵守规则。违例或遭大量投诉的零售商将被施以罚款或暂停签订新订单资格的惩处。

只强调便宜 瞒重要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