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部、总理公署兼外交部政务部长陈振泉以主宾身份出席活动,为20名做出杰出贡献的基层客工大使颁奖。

外籍劳工中心已推出一项针对客工的培训课程,以传达有关雇佣法令和劳工权益的基本知识。约100名基层大使完成课程,碰到有客工面对较简单的劳资纠纷时,他们就可将所学知识派上用场,提供一些咨询。中心准备让客工基层网络所有成员接受培训。

本地目前有80万名持工作准证的客工。中心起初每年处理1000个求助个案,近年在中心的宣传以及客工基层大使的转介下,援助个案增至每年约4000起。

客工基层网络扩大至多个客工宿舍,参与的宿舍都有一个类似“客工居委会”的组织。

另一方面,政府去年底启动“全国保家安民计划”(SGSecure),外籍劳工中心积极响应,包括和政府机构联系,并借助客工基层网络向客工群体进行宣导,加强他们的防恐意识。

外籍劳工中心尽管已成立八年,但近年通过基层大使的接触才发现,不少客工对求助中心仍犹豫不决。杨木光强调,扩大客工基层网络,将让中心更有效地联系和服务客工群体。

来自印度的戈维达沙米(35岁)是其中一名得奖人。他在本地当建筑工人五年,三年前成为基层大使,每个月平均给外籍劳工中心转介两起个案,包括拖欠工资、住宿问题、医疗索偿等案例。

外籍劳工中心主席杨木光昨晚在中心举办的国际移民日(International Migrants Day)晚宴上致辞时说,基层网络让中心更及时和有效地联系客工社群,以了解他们的心声和传达重要信息。基层大使也能引导新客工了解本土文化及环境,更好地适应本地生活。

中心今年10月推出针对客工的SGSecure宣导项目,至今通过举办路演活动向超过1万8000名客工宣导了相关的信息。昨晚在胡姬乡村俱乐部举行的晚宴,招待1200名客工基层大使。

“不少碰到劳资纠纷的客工担心,如果求助中心会被雇主送回国,我劝他们别害怕,鼓励他们向中心反映情况。”

他刚在上个月转介一名被雇主拖欠三个月工资的同乡,在中心调解下,该同乡最后索回9800元工资。

杨木光受访时说,中心过去主要通过办大型活动和讨论会,同客工群体联系和沟通,但发现效果不够理想,进而意识到有必要在客工群体中,培养一批类似新加坡人所熟悉的基层组织代表,由客工所熟悉的“自己人”,扮演中心与客工群体的沟通桥梁。

外籍劳工中心为同客工社群建立更密切的沟通管道,以及协助新客工融入本地社会,过去四年积极建立起客工基层网络,至今已有1500名客工义务担任“基层大使”,中心准备在2020年前增加至5000人。

“本地人和客工之间多少存在着一些文化隔阂……我们把要传达的信息重点翻译后印制成宣传册子,原以为应足以传达信息了,但一旦我们请客工代表解释给他们的同乡听,他们往往以不同的方式做讲解。身为基层组织顾问,我也明白,面向不同群体必须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和切入点。”

外籍劳工中心主席杨木光在国际移民日晚宴上致辞时说,客工基层网络让中心加强与客工的沟通过程,同时也让初来乍到的客工,在熟悉本地环境的客工引导下,更好地融入本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