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随着航司运力和目的地供应链恢复,东南亚旅游价格逐渐降回到疫情前水平,依旧没能挽回消费者。
今年是中国全面解除防疫措施后首个十一黄金周,但中国旅游业者指出,前往东南亚国家的旅客并未如预期那般来得多,东南亚未能在这波旅游潮中等到“报复性出游”的中国游客。
付峥说,“大家想出去玩的意愿很强烈,但花钱变得更谨慎,这才是行业遇冷的关键”。到第二季度,赴东南亚旅行市场“依旧趴在地上”,连五一黄金周都无法扭转东南亚出境游持续低迷的态势。
到了6月,中国旅客的低迷出游潮让东南亚旅行批发商再也坐不住,纷纷降价促销,甚至不惜赔本,市场才稍微恢复一丝暖意。但业界都清楚,大幅让利换来的繁荣无法持续。
北京阳光假期国际旅行社负责人付峥说:“东南亚距离近、性价比高,占得恢复跟团游先机,同时对跟团游影响最大的航班运力也将率先恢复。”
全面解除防疫措施的最初几个月,受签证办理时间长、航班供给少、目的地酒店和交通费用高、中文导游缺位等因素影响,以及东南亚产品一度价格翻倍,从疫情前的3000多人民币(约572新元)涨到6000元至7000元,所以中国游客大多选择在国内旅游。
延伸阅读
《中国新闻周刊》报道,今年初,中国相继发布的两批共计60个恢复出境跟团游的国家名单中,东南亚最为醒目,热门目的地几乎全部上榜。被疫情困住手脚多时后,主做境外市场的多家旅行社都想大干一场,纷纷押宝东南亚,一边在境外重建供应链,一边在国内营销揽客。
数据显示,今年3月第二周,中国游客出境目的地前八名中,东南亚国家占了六席,另外两个热门目的地是日本和韩国。第二批出境游名单发布后,同程旅行方面收到的赴相关国家旅游签证咨询量瞬时涨幅超过四倍。
但付峥表明,实际情况是“咨询量多,成交量少”。到了3月底,东南亚市场都没能等来“报复性出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