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的社评则称,未来区议会构成应该更多元化,不仅限于选举产生。民主发展要有素质,不一定是“一人一票”,最重要是找到对人民有益的道路。要达致集思广益改善民生的目标,可考虑直接委任专业人士或者地区资深人士参与地区行政治理架构,吸纳更多有志服务地区的爱国爱港贤能,从根本提升社区的治理水平,做到“五光十色”,充分发挥辅助特区政府治理基层的作用。
文章形容,区议会相当于政府的“眼、耳、手”,既要向市民解释政府的政策,将有关政策落实到基层,也要下情上达,向政府反映地区民意。区议会只有真正成为回应市民诉求、为民办实事的平台,香港才能进一步巩固良政善治的大好局面。
文章称,相信改革后的区议会能够进一步彰显优质民主,优化议事环境,让更多各行各业的爱国爱港、有志服务社会人士进入区议会,主动发挥联系政府和市民的桥梁作用,为改善地区治理建言献策,促进良政善治。
备受关注的香港区议会改革方案即将出台。李家超星期二(4月25日)指出,不容许区议会沦为“港独”平台,日后区议会将保留一定选举成分,同时议员也会以多种方式产生。李家超批评,本届区议会有大量区议员作出违反区议会职能的行为,港府这次检讨是要区议会“去政治化”。
延伸阅读
《大公报》发表社评称,基本法第九十七条规定清晰指出区议会改革关键,就是要回到“非政权性区域组织”的定位,强化接受地区事务咨询和提供服务这两大功能。唯其如此,才能避免区议会重蹈“政治化”、“极端化”的覆辙。基本法规定香港特区实行行政主导,区议会改革,必然要体现这一原则。
对于香港特首李家超称区议会要“去政治化”,香港多家亲北京的媒体发表评论称,优化区议员构成将提高香港的治理水平。
《文汇报》星期三(4月26日)发表社评称,区议会是咨询架构的重要一环,完善地区治理架构,去除区议会泛政治化弊端,目的在于提高地区治理能力,特别需要吸纳更多合适的人才加入区议会,令地区治理架构的组成更多元化,增强反映民意、服务市民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