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三道红线”政策和《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相继推出,旨在合理约束高杠杆企业负债行为,以及优化银行业信贷资源配置,避免房地产贷款风险敞口持续增长。

近一段时间,中国高层、重磅会议不断释放“稳地产”利好,从供需两侧释放了积极的政策信号。盛松成说。“房地产调控的大方向不会改变,不会再回到原来的老路上去了。”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中国央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星期三(12月21日)说,房地产调控不会重走老路,中国房地产市场运行的底层逻辑已经发生变化,金融支持有助于房地产市场软着陆。

在盛松成看来,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长远意义在于限制了房地产行业对信贷资源的挤占,实际上限制了房地产对全社会资源的占有上限,使得资源更多流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流向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更大意义的产业和行业。

数据显示,2022年三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10.76万亿元。其中,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53.29万亿元,个人住房贷款(按揭贷款)余额为38.91万亿元,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2.67万亿元,占全部人民币贷款余额的25.3%左右。房地产行业降杠杆效果逐渐显现。

盛松成还说,从去年5月房地产风险明显暴露后,调控政策分为三个阶段渐次推进:第一个阶段,房企努力自救;第二个阶段,中央提出压实地方政府“保交楼”、稳民生的责任;第三个阶段,最近一两个月,金融支持有助于房地产市场“软着陆”。
 

盛松成认为,从均衡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未来不可能再通过房地产业来大幅地拉动经济增长,中国人均住房面积已经接近美国的三分之二,而中国的人均GDP只有美国的六分之一。冠病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比2003年和2008年都更严重。但这一次并没有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而是坚持“房住不炒”的政策基调,保持了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

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房地产运行的底层逻辑也随之变化。盛松成表示,无论是2003年非典还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在中国经济受到较大冲击之时,房地产都发挥了稳增长的作用。这在当时是一举两得的,既改善了人民生活,也加速了国内城镇化进程,促进了经济发展,因为当时人均住房面积较少。

“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基本方向是正确的,我们当前出现的房企资金链紧张和房地产风险,反映的不是政策方向的问题,而是政策调整的实施的强度、节奏以及疫情的影响。”他说。

“实际上,在我们这一轮的房地产调控以前,(这一)占比更高,房地产贷款的余额曾占整个贷款余额的28%左右,而每年新增的房地产贷款占比最高曾超过30%。”盛松成认为,这就是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意义所在。从长期看,“三道红线”政策、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有着非常深厚的意义,是不会改变和放弃的。

根据第一财经报道,盛松成在一场金融峰会上发表《我国目前房地产调控与风险化解》的主旨演讲时说:“有观点认为我们国家的房地产有可能会硬着陆,我觉得不会,我们国家的房地产一定会软着陆,而这种软着陆在其他各个国家基本上没有过,我们国家有这个手段能够使房地产软着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