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系列火箭总设计师龙乐豪2021年6月访问香港,图为他在香港大学举行讲座后,与学生交流。(香港大学)

香港坊间也关注,若持有BNO或外国居留权的人士能否参加初选。负责选拔工作的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回应说,将按既定程序审查,若有人希望放弃海外身份参选,会交给评审委员会处理。

孙东也说,香港有不少相关人才,对最终入围人员有合理期望。他呼吁合资格人士积极参与初选,称特区政府将推荐所有合资格人士给国家,而若香港能有一人成功入围,全港市民都将感到无比荣幸。

他还指出,尽管此次选拔背景要求相当高,但香港一直在进行航天相关研究,相信并不缺乏拥有符合研究背景的博士专才。

登陆了火星的中国“祝融号”上,也安装了由理大教授容启亮的团队研制的“落火状态监测相机”,负责监测探测器登陆时的状态、周围环境和火星车的运动情况。

香港特首李家超(右二)在社交媒体发文感谢中国决定在港澳地区选拔荷载专家,并配上了他在中国国庆文艺晚会期间,与三名香港太空馆“少年太空人体验营”前学院的合影。(李家超微博)

同时,申请人还须身体健康、非过敏体质,并无可能影响飞行服务的既往病史和家族病史。

香港《大公报》也在选拔消息公布后,采访了许多对太空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受访人纷纷表示这一消息令他们“兴奋”。其中还有参加过“少年太空人体验营”的学生说,虽然暂未够资格参加选拔,但会努力充实自己,希望未来有机会征空。

否则,不论中国的航天实力、乃至国力如何发展,香港民众都可能因为缺少参与感,而抱有“可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的态度。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星期天(10月2日)宣布已启动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并将首次在港澳地区选拔载荷专家。

此外,香港航天科技研发的金紫荆一号、二号人造卫星也于去年成功发射入轨,成为香港航天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事实上,虽然这是香港人第一次参与载荷专家选拔,但香港科研人员此前已经参与了许多中国航天科研工程项目,也拥有能够参加选拔的专业人才。

此外,由于载荷专家将参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要任务,香港政府特别明确,候选对象须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籍公民。根据香港政府官网,凡具有中国血统的香港居民,本人出生在中国领土(含香港)者,不论其是否持有外国护照,都是中国公民。

港府正积极从教育着手,全面推动学校有系统和有计划地推行国民教育,意在培育香港青年成为爱国爱港一代。

而此次选拔计划招募12至14名预备航天员,其中包括两名左右的载荷专家,将在从事空间科学研究及应用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中选拔。

延伸阅读

重燃全民航天梦?

而即使政府给出了这样明确的要求,部分中国网民还是对在港澳选拔载荷专家表示担忧,留言称一定要严格把关,“加强政审,防止欧美间谍混入。”

如何成为载荷专家?

不论是美国宇航员插在月球上的星条旗,还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播放的《东方红》,世界各国的航天计划一直都与爱国息息相关,在中国更是如此。

香港与中国航天工程

香港理工大学航空及民航工程学系助理教授伍淦鸿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说,此次招募载荷专家对香港航天发展是一个新的里程碑,对香港学生而言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他们可更深入地了解中国航天发展。

中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宣传办公室发布的招募图片中,打出“中国空间站等你来出差”的口号。(新华社)

宣布本次选拔的同时,政府新闻处处长陈伟伟也宣布,政府将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举办一系列的航天科普活动,包括制作特别节目、举办展览和专题讲座等,加深民众对航天科技的认识和兴趣,并鼓励中小学同学努力装备自己,希望他们日后都有机会在航天或其他科技领域为香港、为国家作出贡献。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官网上列出的航天员全部都是中共党员,针对港澳的选拔则没有这一项要求。

香港理工大学容启亮教授与其团队研发的、用来採集松散月壤样本的采样器。(香港理工大学官网)

澳门也同样获得了这次选拔的机会,并已于星期一(10月3日)开展选拔报名,香港则将于星期四(10月6日)开启报名。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还要属自2010年起就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五院)展开长期紧密合作的香港理工大学。根据学校官网,理大也是香港唯一拥有国际太空任务实战经验的高等院校,为中国的太空探究项目献力。

中国此次宣布在香港招募航天员,除了充分肯定香港的科研能力,更是为了拉拢香港民心,增强民众对中国的归属感和爱国心理,特别是培养香港年轻人的国家认同感——在香港国安法实施前的激烈街头运动中,青年就是其中主力。

同时,候选对象与家庭主要成员应热爱国家、拥护“一国两制”方针、遵守国家宪法及香港基本法、无犯罪记录,并支持载人航天事业。换言之,申请人和其家庭成员都应是“爱国港人”

这个最新宣布,由北京给出一两个荷载专家名额,招募高精尖人才,争取香港民众的归属感,性价比可谓相当之高。

中国官方曾多次强调,载人航天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航天员也以报效国家为神圣职责;《中国航天报》也曾以“航天精神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为题,报道过2019年澳门大学生探访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新闻。

“航天精神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根据香港创新科技及工业局给出的基本要求,本次招募的人员为拥有生物学、医学、心理学、材料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医学工程、机械工程、电子工程、天文学等专业博士学位,且在相关领域有至少三年从业经验的专业人士。申请人还应有较强的中英文综合应用能力,且普通话较好。

他说,香港政府必定会全力协助和配合选拔工作,并鼓励香港社会各界借此良机,多加认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丰硕成果,增强国家意识和国民身分认同。由此可见,港人的航天梦,与中国国家意识紧密相连。

中国从2018年招募第三批预备航天员起,才新增了载荷专家(Payload Specialist)这一类别。他们并非职业航天员,而是搭乘宇宙飞船或航天飞机进入太空,开展科学技术活动的职业科学家或工程师。

中国1970年4月24日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标志着中国成为第五个能够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也开启了中国的太空探索。(互联网示意图)

中国国庆之际,香港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香港科研专家将首次有机会进入中国大陆空间站。

香港特首李家超对这一决定表示欢迎和感谢,称其“充分体现了国家对香港的关爱、支持和信任。”

中国航天工程一直与香港民众保持着密切的交流:包括首位进入太空的中国宇航员杨利伟在内,多名中国航天员都曾多次到香港交流,与香港民众和师生分享航天经历;包括长征系列火箭总设计师龙乐豪在内的中国航天“宇宙天团”也在2021年6月访问香港并开展一些列讲座;今年7月,中国航天员陈冬也在中国空间站回复香港女生的来信时说“等你来出差”……

还有网友提出质疑,难道中国大陆挑不出厉害的专家了吗,为什么要开放对港澳的招募呢?

此次选拔的消息,除了振奋符合资格的科研学术界,对香港航天迷而言,也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不过,这一次要在港澳选拔的专家,并不是大众一般印象里,穿着白色宇航服飘进浩渺宇宙的“太空人”。

香港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官网列明的报名基本要求显示,除了需满足相关年龄和身高要求,候选对象还必须是香港特別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籍公民,且家庭也需要“热爱祖国,拥护‘一国两制’方针”。(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官网截图)

其科研团队也参与研制了应用于嫦娥三号和四号的“相机指向机构系统”,并提供了创新的月球地形测绘及地貌分析技术;而嫦娥五号在月球“挖土”所用的“表取采样执行装置原理样机”,也是由理大团队研发。

至于感染冠病是否会影响申请资格,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常任秘书长麦德伟星期天在答记者问时并未给出确定回答,只说传染病是一个调查方向,具体会由专家再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