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率的高低不代表什么?

不过,就在香港建制派选情十拿九稳之际,中国全国侨联副主席、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理事长卢文端今天在《明报》发表文章说,北京并不愿意见到建制派“全胜”,也希望一些非建制派不仅能够参选,而且能够当选,并呼吁就算是以往支持建制派者,也可以考虑支持那13名成功通过审查、参选的非建制派候选人。

香港新选举制度施行后的首个立法会换届选举将于本星期日(19日)举行,153名候选人将竞逐90个席位。

卢文端说,北京担心建制全胜,西方反华势力可借此抹黑、否定香港的新选制。

如果说北京、港府对此毫不在乎,大概没多少人相信。

对于即将举行的这场,分析人士以香港直选选票分布历来的泛民建制六四比为推算基础,综合考虑到建制阵营地区网络近年不断扩大、一小部分泛民支持者也许会改投建制派等,预计本届立会选举投票率在20%至30%之间。倘若如此,这将是立会选举历来最低的投票率。

林郑月娥上周接受《环球时报》专访时则说“投票率的高低不代表什么”,没必要过分担心,并称政府工作做得好、公信力高时,投票率反而会降低,因为民众没有强烈的诉求要选择一些议员来监督政府。

但也有评论者希望,由于架构内都是北京认可的“爱国者”人选,有了这重政治保障,北京将在涉及香港内政的政策和管治方面,给予最大的自主空间。

因此,据《南华早报》早前报道,一些原本很可能不战而胜的候选人,结果还得去找对手参选,因为北京希望在选举中看到竞争。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次日(7日)回应夏宝龙的讲话时也同样呼吁选民踊跃投票,并说这次选举“是让选民表达支持完善选举制度,支持立法会回复理性,(支持)可和行政机关配合互动、制约的立法机关,也对香港未来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有一种论述说,立会选举的投票率是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选举结果,会为香港未来发展和民生带来何等的正面影响。这是因为香港选制经过改革后,参选人都必须经过资格审查委员会鉴定是否符合参选资格,还要得到足够选委提名,才得以成为候选人。因此,所有候选人都是官方认可的“爱国者”,北京、港府寄望香港立法会此后避免倾斜向政治意识形态的角力内耗,回归聚焦社会发展和民生疑难,有利施政。

问题是,占据香港立法会绝大多数议席(90席中占70席)的,是功能界别、选委会界别议员,他们最薄弱的环节就是缺乏与公众的接触,不熟悉普通香港人对许多问题的看法。

从部分外媒在香港做的街访看来,这种心境在香港年轻选民当中也相当普遍。

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有年轻选民投票率低的问题,《经济学人》曾有文章分析这个现象,指欧美逾半年轻人不投票,通常是因为不觉得自己是社会的利益持份者,甚至不认为有任何人值得自己投下一票。

毕竟,这是香港选举制度改革后的首个立会选举,甚至被一些媒体视为一次香港选民对新选制甚至是港府的公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田飞龙上月在《明报》撰文提出,香港立法会选举投票率的计算,不应单以地区直选投票人数来衡量,而应采用涵盖所有选举范畴的加权新公式,即连同功能界别、选委会界别一同计算,否则不能反映香港社会对改革后新选举制度的认同度。他认为,如果采用新的计算公式,这次选举的“总和投票率”可能会超过四成。

重要的是选举结果?

香港选民对新选制甚至是港府的公投?

《香港国安法》去年实施后,香港激进政治浪潮逐渐隐退,选民投票的动力本来就减弱了,加上泛民人士放弃参选或被当局拒于参选门槛之外,立会候选人知名度大不如前,投票率下跌是不可避免的,但这跟港府表现多出色应该没什么关系。

有评论认为,林郑这么说一方面是在尝试管理外界的预期,免得投票率低显得太难看,但称选民不投票可能反映了政府工作做得好、公信力高,就难免引来一些嘲讽。行政会议成员叶刘淑仪接受《南华早报》采访时,就提到香港2019年区议会选举史无前例的71.23%高投票率,笑问:“这是否反映了她治理的失败?如果我们以逻辑来展开她的论点,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身兼中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的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上周一(6日)就在一项仪式上致辞时呼吁香港选民投票,并形容他们投下的,不仅仅是个人的选票,更是对“‘一国两制’的坚定信心、对国家富强昌盛的美好希望、对香港繁荣稳定的共同心愿”。

夏宝龙6日也曾经强调,爱国者治港“绝不是要搞清一色”,也不是“单声道”,而是要“搞五光十色”,在候选人身份、价值理念及社会制度的包容上体现多样性。

港府上周才宣布,多家公共交通运营商在选举日当天供市民免费乘车,此举被解读为催谷投票率的破天荒招数。港政府这次选举还首次在陆港边境香港一侧设立三个票站,让定居中国大陆的香港选民能够过关投票后即刻返回大陆免隔离,原拟提供11万个名额,最后只收到2万2000个登记。但这些措施都显示,港府已尽力而为,好向北京做出交代。

香港九七回归以来,一共举行过六场立法会换届选举,投票率在43.57%(2000年)至58.28%(2016年)之间,平均投票率为51.5%。

有学者分析说,北京要找的香港立法会议员,不是民粹主义者,而是能够对关键社会问题做出准确判断、脚踏实地的政治人物和某个专门领域的专家。

确实,历来选举出现特別高的投票率,往往是跟社会政治对立激烈、各方都大力动员选民以手上一票表达某种政治信号有关,香港2019年爆发反修例运动后举行的区议会选举,就属于这种情况。当时不仅仅是泛民支持者踊跃投票,对立的建制派选民也一样积极,为的是要阻止他们心目中的“揽炒”分子当选。

但有学者受访时担心,夏宝龙把调子拔得过高,将选民投票跟对“一国两制”的信心牵扯上,未必是好事,一旦投票率低落,恐怕会出现尴尬局面。

田飞龙的建议,用意很明显。地区直选是447万名登记选民一人一票,在当前泛民支持者低迷的政治氛围下要动员起来不容易,那就把作为建制派大本营、只有22万名合资格选民和1488名选委的功能界别、选委会的投票率以一个公式算进来,尤其是选委几乎可以肯定是百分之百会去投票,整体投票率因此会马上上升!不过,这个建议在香港即时引来“自欺欺人”“造数”(数字造假)的质疑,连建制派人物包括特首林郑月娥都不好意思说支持,纷纷表态反对,最终无疾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