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中国已承诺在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并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但美国仍认为这不足以力挽气候变化的狂澜。去年,中国新增燃煤发电量38.4吉瓦,是全球新增燃煤发电量的三倍多。
但他昨天在媒体吹风会的说法,似乎预告了上述结局。他说,气候问题不是意识形态,不是党派问题,不是地缘战略武器,透露出一种无力感。
美国一直强调,与中国该竞争时竞争,必须对抗时对抗,能合作时合作。气候变化就是两国可以合作的为数不多的领域之一,因为缺少中国这个全球第一大排放国的参与与合作,任何有关减排的讨论都没有意义。但如果寄望气候外交能成为缓和中美紧张关系的新“乒乓外交”,则显然是一厢情愿。
延伸阅读
由此可见,对中国来说,减排固然重要,但“两份清单”“三条底线”尤其是后者,恐怕才事关切身的战略利益。
克里7月受访时指出,如果中国减排不够,全世界争取将气温上升控制在1.5摄氏度以下的目标“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世界其他国家将不得不在2040年或之前实现净零排放来解决气候危机。
不过,克里5月在BBC节目中拒绝了要求美国人改变消费模式的建议。以吃肉为例,他认为美国人“不一定”要通过少吃肉来推动减排,因为一些畜牧养殖的新的方法正在研究之中,这可以有效减少甲烷气体的排放。
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今天(3日)结束了在中国的四天访问,飞回华盛顿。对于他此行取得的成果,境外媒体这两天已纷纷作出悲观的预测:无功而返,未达到目的……
官媒《环球时报》今天就说,让美方任意定义中美气候合作的政治含义,显然是整个中国社会都难以接受的。美方既缺少那样做的道义,也缺少对中国予取予求的强制力。
在中美关系紧张的情况下,美国试图将克里此行限定在气候问题,克里没有权限与中国讨论任何其他议题。但有分析认为,克里此行看来根本没能在谈判桌上将“气候”设定为唯一的讨论议题。
中国对于美国当然也有自己的气候愿望清单:希望美国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资金,以获得清洁技术,并适应气候变化。中国也希望华盛顿宣布大幅减排计划。
而拜登总统曾在4月宣布,美国的目标是以不晚于2050年的时程达到净零排放。
具体而言,美国希望中国停止建设燃煤发电站,并停止为海外煤炭企业提供融资。最近几个月,中国已悄悄停止批准或资助新的海外煤炭项目,但克里一直试图推动北京在今年11月在苏格兰举行的联合国全球气候峰会之前,公开宣布全面暂停相关项目。
事实上,北京通过克里此行清晰传达了这点:中国不打算把气候变化议题与两国更广泛的交往彻底分开。
克里这次访华前,已一再呼吁中国提高减排的速度和深度。
“两份清单”里头,一份是要求美方纠正其对华政策和言行的清单,一份是中方关切的重点个案清单。前者包括了要求美方撤销对中国官员的制裁,停止打压中国企业与滋扰中国留学生、撤销对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的引渡等;后者则包括关注中国部分留学生赴美签证遭拒,中国公民在美遭受不公正待遇,中国公民遭暴力袭击等个案。
中美气候外交能成为新“乒乓外交”?
他也承认,美中紧张关系影响了双方气候合作的前景,“如果有三位(中国)主要领导人公开告诉拜登总统的气候特使这正在影响前景,它就会影响前景”。
中国的两清单和三底线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1日应约视频会见克里时讲得尤其清楚,要美方重视并积极回应中方提出的“两份清单”和“三条底线”,采取实际行动改善中美关系,不能旧账未了又添新账。
这番话,显然是要讲给一度退出巴黎气候协定的美国听的。
中美的的气候愿望清单
中国极力抵制在美国施压下宣布进一步的减排承诺,北京一方面希望支持发展中国家继续使用煤炭的权利,巩固其气候外交获得的支持,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减煤对国家能源安全与经济就业的影响,还有再生能源传输储存问题、碳排放权价格过低、煤电购买配额对调整能源结构造成的障碍等。
所谓的“两份清单”“三条底线”,其实就是北京在7月的中美天津会谈中对美提出的一系列要求。
“三条底线”则点明美国不得挑战、诋毁甚至试图颠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不得试图阻挠甚至打断中国的发展进程,不得侵犯中国国家主权与破坏中国领土完整。
克里此行除了在天津与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会谈,也通过视频依序会见了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中国副总理韩正和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
北京这次是反其道而行。克里只想谈减排,中国则数落了美国一堆不是,又要美国先纠错,又强调两国气候合作取决于两国整体关系。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今天在例行记者会上说,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别人要中国做的,而是中国自己要做的事。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用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的降幅,充分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