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强调,但这不是区域发展不平衡。根据预测,当未来中国人口逐步向城市群和中心城市周围集聚时,中国城市间的人均GDP差距将缩小到日本和美国现在的水平,中国会成为现代化国家:经济和人口高效集中在少数地区,但地区间在人均意义上达到平衡发展。

但是,就人均GDP数据来说,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刚改革开放时,中国北方城市的人均GDP除以南方城市的人均GDP比值在1.5左右。那时主要因为中国计划经济时期北方城市重工业的发展,人均发展水平大幅领先于南方。

对于未来发展,陆铭预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人口会是中国的集聚点,远离中心城市,人口就相对较少。中国人口在中西部围绕着国家级中心城市和大城市布局,远离中心城市的区域会成为人口负增长的地区。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在《北京日报》撰文说,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流动人口数据比平常年度公布的数据整整多出1个亿,不能小看这1个亿,中国总人口不过14亿。而且去年10、11月人口普查的时候,受疫情的冲击生产生活还没有完全恢复,流动人口数据只会是低估的。

中国学者撰文说,第七次人口普查发现中国实际流动人口的规模达到了3.7亿,预计中国人口在中西部围绕着国家级中心城市和大城市布局,远离中心城市的区域会成为人口负增长的地区,但这并不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人均GDP差距将缩小到日本和美国现在的水平。

他说,近年来南方人均GDP略高于北方,很大程度上是地理问题。中国南方拥有大江大河,尤其是长江,以及沿海便利的海运条件。如果把长江沿岸武汉以东的沿江港口+舟山+宁波+珠三角地区的大港口从南方样本里拿掉后,南北方比值又回到1的水平。

陆铭写道,改革开放之后,南方经济更快发展,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时,南北方比值基本是1,完全是平衡的状态,一直到现在,南北方人均GDP的比值仍然在1左右。所以,从人均角度来看,南北差距基本不存在。

谈及人口流动带来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话题时,陆铭强调,需要区分总量不平衡还是人均不平衡。在人均角度,观察到的结果会完全不一样。首先是南北差距,南方地区是中国经济条件最好的地方、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地方,增长速度快完全是意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