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信息披露不透明可能会导致估算“一带一路”贷款实际规模出现偏差,但仍然可以从中国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跨境贷款、香港的资本流动和中国信保(Sinosure)的业务等分析中获得一些线索。
此外,香港中资银行的海外贷款和中国信保(中国唯一的政策性保险公司)为“一带一路”投保的保额有所放缓。中国信保与“一带一路”相关业务已从2018年的25%下降到2020年的22%。表明中国对待“一带一路”项目更加谨慎,同时减少通过作为离岸中心的香港来融资。
中国的政策性银行,尤其是中国进出口银行,可能面临加入巴黎俱乐部的较大压力。巴黎俱乐部是一个主权债权人组织,旨在为债务国寻求解决方案。
地域分布方面,尽管亚洲的重要性有所上升,但中东和非洲仍是“一带一路”投资的最大接收国,而对西方国家的投资有限。与其他地区相比,“一带一路” 对欧洲投资的行业分布更加多样化,较偏重金融、农业和科技,反映了中国在欧洲投资能够获得的独特优势。
据路透社报道,该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艾西亚在其评论中指出,从行业角度看,能源和运输一直是 “一带一路” 投资的重点,分别占2014至2020年总投资的42%和27%。同时,绿色能源越趋重要,在能源行业内的占比从2014至2016年的29%上升到2017至2020年的41%,这一趋势同时可能也由于环保议题面临的地缘政治压力较小,从已暂缓的《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对绿色能源基建的宽松处理中可见一斑。
法国外贸银行(Natixis)今天称,随着中美战略竞争加剧,“一带一路”投资似乎有所放缓,但鉴于地缘政治上的重要性,中国不太可能叫停这一宏伟基础设施计划,相信未来对“一带一路”的投融资更具选择性。
从宏观层面来看,中国对外贷款增长主要来自对银行债权。然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最大的对外融资政策性银行)资料显示,跨境投资和国际合作贷款有所下降,其中褐地投资(如并购)下降幅度最大,国际金融机构合作则有所上升。鉴于疫情前对外贷款的反弹,支持海外投资的重任可能已传递予商业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