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彭博社报道,中国永煤集团意外违约为信用债市场投下一枚巨弹,“爆炸”后的余波时隔多日仍在发酵。中国在宣布启动对永煤事件相关机构启动自律调查后,进一步扩大调查范围。

对于近期受到永煤事件冲击较大的煤炭板块,他认为,煤炭本身重资产的特性注定了较高的负债率,但是短期内情绪导致的错杀也十分明显。

明明说:“今年国企债务规模大、化解难度高,因而风险显著加剧,已成为当前市场信用风险的主要矛盾。未来国企将出现明显分化。近期很多国企发行也取消了,发行价格将抬升。近年来国企融资价格太便宜,并不正常。”

有分析师认为,今年中国国企债务规模大、化解难度高,因而风险显著加剧,未来国企将出现明显分化。预计中国信用债的抛售可能还会持续,应谨防尾部风险。

明明在本周的采访中称,中国国企债承压的持续程度取决于近期风险主体的解决时点。

永煤集团的意外违约事件波及甚广,弱资质煤炭企业发行的债券遭到抛售,大量公司并取消了债券发行计划。据彭博数据,当周境内市场上取消发行的煤炭企业债券规模达25.6亿元,创2018年8月来的新高。

在10月下旬发行10亿元人民币规模的“20永煤MTN006”后,永煤集团11月上旬因未能兑付一只10亿元债券而发生实质性违约。NAFMII随后对永煤及相关机构启动自律调查,此前被调查的机构包括海通证券及其相关子公司,原因是其涉嫌为发行人违规发行债券提供帮助,以及涉嫌操纵市场等。

永煤与母公司豫能化下周面临触发交叉违约的风险,21世纪经济报道称,永煤本周探讨违约债券的展期,但未获部分持有人同意。

明明指出,对投资者而言,应更加重视财务以及基本面分析,对国企民企一视同仁,即使对风险边际相对低一些的央企和城投也要警惕,注重基本面分析;此消彼长之下,民企最差的时期已经过去,不排除存在博弈的机会。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NAFMII)昨日公告,在对永煤集团开展自律调查和对多家中介机构进行约谈过程中,发现兴业银行、光大银行和中原银行等主承销商,以及中诚信国际、希格玛会计师事务所存在涉嫌违反银行间债市自律管理规则的行为。

今年8月初,其团队发布的报告称,考虑到部分僵尸国企基本面并不出色、债券发行短期化、地方政府支持不确定等因素,不排除随着刺激政策逐步退出,部分“僵尸国企”风险暴露的可能性。而近期永城煤电等超预期违约,部分弱资质国企债遭遇抛售,使得投资者对经营不善的国企不敢再抱有过多的期待,正印证了当时的判断。

中信证券固收研究主管明明在受访时分析说:“由于4月以来中国境内信用利差过薄,预计此次冲击导致的信用利差走阔还将继续发酵一段时间。大尺度抛售可能还将持续,应谨防尾部风险。”

自上周以来,境内信用债收益率大涨,三年期AA级企业债收益率目前已升至2018年末来的最高,而同期限AAA企业债收益率已达2019年二季度来的新高。

永煤事件后,中国又接连发生国企和民企的多起违约。NAFMII本周对银行间市场的“结构化发行”颁发禁令,要求发行人不得直接或间接认购自己发行的债务融资工具。精功集团并因此被处分。不过这一举措较去年年底沪深交易所的率先行动要晚近一年。

NAFMII启动调查的消息迅速发酵,光大银行股价周五早盘在陆港两地下跌,其中H股一度跌3.7%,创10月28日以来最大跌幅;兴业银行也在A股走低。上日大跌的海通证券则暂时持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