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发文评论电影《八佰》说,八百壮士孤军坚守,象征意义远大于军事意义。孤军的悲壮是当年弱小的中国的悲凉。不过现在的中国,再也不是当年的中国。
据中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2日发表的评论文章,文章介绍,电影《八佰》的背景是,淞沪会战后期,中国军队不敌日军海陆空一体的攻势。10月26日,大场失守,上海战局急转直下,中国军队侧背受到严重威胁,为防止被日军围歼,决定放弃现有阵地,全面向苏州河南岸转移。但是,当时蒋介石决定留一支中国军队在苏州河北岸坚守,最终选择了毗邻苏州河的四行仓库。
国联大会11月3日召开后,中国代表顾维钧要求与会国对日本进行经济制裁,停止提供贷款和军需物资,并向中国提供军事援助。但与会各国出于各自的战略考虑和利害关系,除发表泛泛的谴责之词外,谁都不愿率先制裁日本。
八百壮士,实则只有452人,一个营,他们来自第88师,由524团团副谢晋元率领。在日军已经占领的苏州河以北区域留下一个营坚守,已无太大军事价值。在当时的统治者蒋介石眼中,这支孤军的意义是:让外国人知道,还是有部队坚守在上海市区的。
当淞沪会战局势日渐对己不利后,蒋介石的选择是:要坚持跟日本人打下去,哪怕是象征性地打,也要坚持到国联大会召开,由国联出面干涉、调停。
文章指,在淞沪会战中,蒋介石有多处错误的决策。该坚决进攻的时候突然叫停,该紧急撤退的时候,又突然让部队再坚持几天。他的错误判断,皆基于西方国家干涉日本的幻想。
文章评论说:“这支孤军的悲壮,是当年弱小的中国的悲凉。所幸,现在的中国,再也不是当年的中国了。这恰恰就是历史予今天的意义。”
中纪委文章指,那时的中国,确实是一个弱国,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弱”,还有系统性的弱。不过八百壮士作为蒋介石“打给外国人看看”的象征,最终成为中国人面对强敌不屈抗战的象征。谢晋元和八百壮士,并不是“打给外国人看看”,他们以一腔热血,树立了坚持抗战的精神丰碑。
文章指,蒋介石当时希望,国联大会11月3日就要在布鲁塞尔开幕,这个会议,一定要做出制裁日本的决定。文章评论说,但是一个弱国的悲剧,就是幻想自己陷入危难时强国会“尽义务”出手援助。
三个星期后,会议在11月24日通过了《九国公约会议报告书》,拒绝了中国政府关于制裁日本的要求。
谢晋元1941年4月24日在出操时被叛徒袭击,中弹身亡,年仅36岁。同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入租界,将这支孤军全部拘禁,押至各地做苦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