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新加坡的乌克兰人不多,有少数把他们的家人接过来避难。

玛雅不会英语,在新加坡面对的最大挑战是语言障碍,以及本地湿热的气候。她通过通译告诉《联合早报》:“但我很庆幸,我们一家人能来到这里。这里治安良好,不用担心孩子自己出门上学,我现在也会搭地铁,不怕迷路了。让我挂心的,是留在乌克兰的大儿子。”

泽连科说:“乌克兰人愿意生活在自己的国家,为乌克兰发展和复原作出贡献。我们感谢所有伙伴,它们接待和支持逃离战争暴行的乌克兰人。”

玛雅说,维塔里的家人住在扎波罗热核电站附近被俄军占领的地区,他们希望乌军夺回控制权后,能够把维塔里的父母接来新加坡团聚。

不过,玛雅坦言现在很难做长期规划,他们打算在本地逗留到维塔里工作约满后再从长计议。“未来最重要的是,我能够见到大儿子好好活着,回国后能紧紧拥抱他。”

无论是在异乡避难、展开新生活,还是决定留在乌克兰家乡生活,受访乌克兰家庭都坚信乌克兰终将取得胜利,他们终有一天能回到自己的家园,与家人朋友团聚。

尤利娅说,她父亲两年前因病去世,祖父母要留在哈尔科夫守住尤利娅父亲的墓地。所幸有义工和亲友不时上门协助照顾老人,让他们稍感安心。

乌克兰内政部的资料显示,在战事爆发初期逃到国外的乌克兰人,有近六成已经返回乌克兰。那些还留在国外的,主要是母亲和她们的孩子。

战争爆发后的两个月内,尤利娅和一群乌克兰年轻人以远程方式搜集路况、战事情报、安排住宿或交通工具等,协助600多名同胞顺利安全疏散。

战争爆发当天,玛丽娜(57岁)刚结束旅行从西班牙回到乌克兰东北部城市哈尔科夫。四天后,玛丽娜和母亲决定带上行李和爱犬,搭上尤利娅安排的车子前往西部城市利沃夫,然后前往波兰。尤利娅今年3月和7月两次到波兰探望母亲。

乌克兰驻新加坡大使泽连科(Kateryna Zelenko)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根据最新估计数据,有600万至800万乌克兰人逃到国外避难,主要在欧洲国家、加拿大和美国,约九成为妇孺。

战争爆发数日后,玛雅(Mayya Dzhos,50岁)带着二儿子格里布(14岁)和双胞胎女儿波莉娜和安吉丽娜(13岁),从乌克兰一路经过四个国家、90多个小时的路程,今年3月8日抵达新加坡,与在本地工作的丈夫维塔里(50岁,船务公司经理)展开新生活。由于乌克兰政府禁止18岁至60岁男性公民离境,因此他们的大儿子博丹(23岁)必须留在乌克兰。

尤利娅受访时说:“当时我可能每天花20小时进行统筹协调工作,甚至自掏腰包买食物和衣服给有需要的人,我们唯一的目标就是帮助更多人疏散到安全的地方。”

尤利娅(Yuliya Bruner,26岁,项目经理)两年前来到新加坡工作,她没有把家人接过来,但远程协助母亲玛丽娜和外婆逃难到波兰。

泽连科说,新加坡约有450名乌克兰人,但大使馆没有统计多少乌克兰人来新避难。这些逃避战祸的乌克兰人投靠本地的亲人,本地乌克兰社群也非常乐于支持他们。

乌克兰妇女带着三儿女 经四国90小时路程抵新

不过,尤利娅的祖父母坚持留在哈尔科夫,不愿逃难。哈尔科夫的战况猛烈,一直遭俄军炮击,尤利娅祖父母住家附近曾遭炮击,让家人担心不已。

根据联合国难民署的最新数据,截至8月23日,有686万乌克兰难民逃到欧洲各地,主要是波兰、罗马尼亚、俄罗斯、匈牙利、摩尔多瓦、斯洛伐克及白罗斯。部分乌克兰人再前往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地。

本地乌克兰人远程方式 协助家乡同胞安全疏散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战事已超过六个月,数百万乌克兰难民为了逃离战火而身处异乡,其中一些来到新加坡避难,但有近六成已陆续返回乌克兰。

波莉娜说:“在乌克兰每天都有警报响起,让我感到非常紧张害怕,不知道是不是炮击声。我们抵达新加坡的那一刻,我才觉得自己能够松一口气。”

乌克兰驻新加坡大使泽连科说,旅居新加坡的乌克兰人不多,有少数把他们的家人接过来避难。新加坡约有450名乌克兰人,但大使馆没有统计多少乌克兰人来新避难。这些逃避战祸的乌克兰人投靠本地的亲人,本地乌克兰社群也非常乐于支持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