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定拉扎鲁斯岛南部和龟屿近岸礁石区域作为第二个海洋生态园前,公园局也进行了长期的生态概况剖析(Ecological Profiling Exercise),以判断不同区域的物种多样性和栖息地的质量和状态。

延伸阅读

大姐妹岛西南部的礁湖也将升级为潮汐池,让公众在这个海底“游乐场”浮潜,近距离接触不同的海洋栖息地和生物。

研究人员也通过基因数据和模型,分析四种具代表性的海洋生物(红树林繁殖体、海草碎片、海星幼虫和珊瑚幼虫)在各区的分布情况,以绘制它们在洋流作用下的移动和扩散轨迹。

岛上也将开放新的漂浮步道和沿海森林步道,让游客可以近距离观察步道左右、水中与陆上的物种多样性。

国家公园局星期四(5月9日)介绍,待升级重开后,大姐妹岛(Pulau Subar Laut)将采用多种可持续基础设施,如使用太阳能反渗透系统供应饮用水、建设新的游客亭和山顶观景台等。

姐妹岛海洋生态园设立于2014年,占地40公顷,是我国第一处海洋生态园。其中,大姐妹岛是面向公众开放的保护、宣传、教育和休闲园区;小姐妹岛(Pulau Subar Darat)则是专注海洋保护的科研场地,岛上也有我国第一个海龟孵化场。

自2021年起对外关闭的姐妹岛海洋生态园,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完成升级后重新开放,新设施包括可让游客观赏生物多样性的漂浮步道。

海洋生态园选址标准科学严谨

例如,由海洋生物学家发布的《2018年新加坡蓝色计划》(Singapore Blue Plan 2018),以及由圣约翰岛海洋研究中心发布的生态地图中,都将拉扎鲁斯岛和龟屿列为重要保护地区。

不管是姐妹岛,还是正在规划中的第二个海洋生态园,其选址过程都经历了当局、学者、研究人员的科学评估,并听取渔民、海洋保护组织等群体的意见后,才最终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