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工时相关的就业不足率(time-related under-employment),也从前年的3%,下降至去年的2.3%,是过去1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就业不足指在非自愿的情况下,一个人每周工时少于35小时。这数据主要源自有更多非专业人士、经理、执行员与技师,如清洁工、厨房助理、机械操作员,找到工作。

人力部星期三(1月31日)发布的《2023年劳动力报告》数据显示,包括公民和永久居民在内的本地雇员2023年名义收入(nominal income)虽高于前年,但在计算通膨影响后,实际收入(real income)中位数下降。如果计入就业入息补助计划等援助措施,实际收入第20百分位数的降幅,从3.0%缩小至2.0%。

随着本地居民教育程度提高,具有高等教育资格(如持有大学学位、文凭或专业资格)的雇员,从2013年占劳动力约半数,提升至去年的62.8%。其中有大学文凭就业情况更佳,介于25岁至64岁者的就业率,去年维持在88.4%高位。

包括雇主公积金缴交额在内,2023年的全职居民每月名义总收入中位数,从2022年的5070元,增加2.5%至5197元。至于收入较低、在第20百分位的雇员,名义收入则从2779元,增加1.7%至2826元。

根据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和贸工部上周公布的数据,2023年本地整体通货膨胀率为4.8%,核心通胀率则为4.2%。当局预计今年核心通胀率平均介于2.5%至3.5%。 

全职居民的收入会因学历、年龄、所在工作岗位有所差异。去年持有大学文凭的全职居民,收入中位数为8190元。鉴于过去两年的高通膨率及冠病疫情影响,这群雇员在过去五年,即2018年至2023年的实际收入中位数有所下降。

除了雇员收入,2023年劳动力报告也披露多项与就业相关的数据,包括不同年龄层、性别的劳动参与率、培训情况、工作时间及失业率等。

延伸阅读

过去两年跳槽受雇居民减少

本地全职居民雇员去年的名义收入有所增加,但高通货膨胀率抵消了涨幅,导致实际收入中位数和较低收入的第20百分位数,同比分别下降2.2%及3.0%。 

过去两年跳槽的受雇居民比率,在2023年下降至14.7%,回到疫情前水平。这可能是在招聘放缓和经济不确定的环境下,更多人选择留在原有工作岗位上。

尽管去年收入出现负成长,但在过去10年里,收入在第20百分位的雇员,受惠于各种援助措施如渐进式薪金模式及本地薪金门槛(Local Qualifying Salary,简称LQS)的提高,让他们的实际收入平均每年增长2.7%,与中等收入雇员的收入差距也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