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虽然也不以为意,但过后每年都至少收到一至两封由同一家公司发给前屋主的信。

“当时我们只有上一任印族屋主留下的联络方式,所以就询问他,然后才得知这封信的主人是第一任屋主。”

“那时我刚好在家,就看到一个身材略胖的男子站在门口,拍我家的照片,而手中也拿着一样的信。由于我对这封信的印象非常深刻,于是立即冲出去,并大声呵斥对方,他落荒而逃,并称不会再上门。”

“我们曾将信件退回去,并经过多次联系后,找到这家公司的职员,向他们解释这个人已经不住在这里,希望他们日后不要再发信过来。”

她说,上任屋主称他居住的五年期间,也曾收到同样的信件,但一直都没有加以理会。

住在海军部连路(Admiralty Link)第405座组屋的关女士(42岁,家庭主妇)告诉《新明日报》,她2013年购入这间二手组屋,不久后就在信箱收到一封讨债公司的来信,但上面的名字并非属于她或丈夫,而是姓“Ngoh”的人。

延伸阅读

完整报道,请翻阅2023年11月13日的《新明日报》。

不过,虽然做出解释,但今年8月却再度收到信件。

疑前屋主欠债,阿嫂10年前购入二手组屋后,这么多年来持续收到讨债公司的追债信,倍感压力,日日不得安心。

她透露,这几年来家中并没有人来打扰,但每年收到这样的追债信,难免会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