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基夫是与耶鲁—国大高级研究员霍伯格(E. J. Horberg)联手展开研究,斯坦福大学资深心理学学者卡罗·杜维克(Carol S. Dweck)教授及格雷戈里·沃尔顿(Gregory Walton)教授参与合作。

他们首先阅读一份学术研究资料。该研究指出,兴趣未必与生俱来,不可改变,学生可凭后天努力,培养不同兴趣和能力,并且对跨学科知识融会贯通。接着,学生阅读学长的文章。这些学长讲述探索自己学科以外的知识,让他们获益良多。

学者:可思考调整评估方式 减少对分数过度重视

线上活动分三部分。随机分配到干预组的学生接触一系列激发成长型思维的活动。

一项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研究发现,要改变这种固化思维,简单的30分钟线上阅读和反思活动,可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文科生若认同兴趣可靠后天培养,就会自发产生学习动力,数理科目成绩会比固守原有思维的学生来得更好。

奥基夫指出,上述成绩的差距具有意义,因为成绩较好的学生是因学习兴趣有所提升,这有望形成较持久的作用,让学习成果继续积累。

研究员先后做两项调查。第一项小型调查针对一所博雅教育学院的175名新生。第二项则有580名大一新生参与,他们来自本地一所大学的人文暨社会科学院。

“这些成果是一项低成本、30分钟线上活动所激发,而此活动也可轻易发布给数百名学生参与。从政策角度看,这是一项效益良好的教育投资。”

所有文科新生须在一年级修读两门数理科目。年终成绩显示,自认不是“数理型”的学生当中,干预组的计算科目成绩,比对照组高7.5%。至于数学科目,干预组的成绩比对照组高4.3%。

延伸阅读

最后,学生做反思并撰写两篇短文。第一篇让学生忆述一段对崭新课题产生兴趣的亲身经历。第二篇短文让学生论述为何探索多元兴趣对大学新生有益。

自认不是“数理通”的文科生,对数理科目产生抗拒,学习自然难有进步。

本地大学近年扩大选科的灵活度,提升跨学科教育,奥基夫认为,这个趋势令人鼓舞。但他指出,各年级学府若想进一步鼓励学生探索多元兴趣,或可思考如何调整课程和成绩评估方式,营造合适的环境,以减少对分数过度重视的心态。

随着本地及海外大学推动跨学科教育,研究指出,若能让学生消除对于兴趣不可改变的心理障碍,可鼓励各学科学生探索和融汇多元知识。

“我们不认为,接受干预措施后,学生自动会彻底改变。他们还得经历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例如,当他们去上原本不大感兴趣的数学课,因心态已较开放,更愿意去尝试,学习表现更好,兴趣就越高,他们更愿意去尝试,进步就越大。”

兴趣提升或形成持久作用让成果积累

这些学生在迎新会期间进行一项30分钟的线上活动。学生皆具备综合学术能力,包括数理方面的技能,但多数自认不是“数理型”学生。

领导研究的耶鲁—国大学院社会科学(心理学)副教授保罗·奥基夫(Paul A O’ Keefe)说,线上活动采用心理学策略,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游说方式,鼓励学生改变固有思维。

对照组的学生也进行类似活动,但课题与成长型思维无关,他们的思维维持不变。

学生即将开展大学生涯,都希望争取优秀表现,奥基夫指出,这无形中让他们更愿意接受游说。至于游说作用多大,视学生思维固化程度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