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代,郑源兴香庄由郑克平在加冷一带俗称“火城”的地方创立。二战结束后,他把儿子郑荣波从中国接来新加坡,父子俩一同经营香庄。
郑荣波接手生意后,香庄于1959年搬到小印度一带的柏芝路(Birch Road),800平方英尺的店屋,前面是店铺,后面是住屋。同年,郑荣波的第六个儿子郑发德出生,他在耳濡目染的情况下继承了制香工艺,和五哥郑振德、七弟郑兴德三兄弟一同子承父业。
12月4日正式停业前,郑源兴香庄将在下来两个周末下午1时至4时开放参观,出售雕像、模具和粘土团。
龙香以野樟树粘粉团制成,一般用于庙宇的神诞庆典,一套三柱。在郑振德(66岁)的记忆中,香庄过去制作过最高的龙香有18英尺高,十分“大阵仗”。
在郑振德心里,老七郑兴德在他们当中最具创意和匠心。遗憾的是,他在2019年因大肠癌病逝,香庄仿佛“失去一只手”。再加上两年的疫情和物价上涨等不利因素,日益年迈的两兄弟逐渐感到力不从心,因此决定在今年底停业。记者走访郑源兴香庄那天,两兄弟还在捏土雕刻,为清仓促销做准备。工作桌上除了摆放雕像和模具竹签等工具,还有两人用来缓解关节和肌肉酸痛的药膏。
1986年新世界酒店倒塌事件后,香庄再次搬迁,落户宏茂桥工业区至今。
对郑源兴香庄而言,1998是家族生意最艰辛的一年,郑荣波在那年过世。同年,政府为了环保,规定焚香不能超过两公尺,直径不能超过75毫米,而且一次最多只能烧六支香。这个规定重挫制香业,市场不只对龙香的需求大减,尺寸变小也意味着价格较低,利润锐减。
一些同行感叹生意难做,加上年纪大了,因此结束营业。不过,三兄弟还是决定逆流而上,要将家族事业发扬光大。他们齐心协力,不断求新求变,香庄总算撑了下来。除了传统龙香,他们也发挥创意,设计出拿督公、财神爷、孙悟空、五营神将等造型的香,甚至制作圣诞屋。
历经一家三代人、拥有超过80年历史的郑源兴香庄将在下个月4日停业,本地最后一家巨型龙香制造厂从此走入历史。
“当年,我们制作的大香不够地方摆放,难免会越‘过界’摆到邻居家的范围内,甚至附近的回教堂,但他们都不介意。”
三兄弟逆流而上求新求变要将家族事业发扬光大
不过,郑发德(63岁)说:“从小看爸爸制香,他说就算最后要烧掉,但顾客既然已经交托给你,就要做到最好。我们铭记他的教诲,一直这样做下去。”
制作一炷香要力大心细,将基底逐层贴到木条上后,再加人物造型,并雕琢上色,费时费力,但成品最终还是逃不过焚烧殆尽的“宿命”。
郑振德还记得柏芝路的店屋并不宽敞,但街坊极具甘榜精神,大家互相帮忙,不会斤斤计较。
这两年的冠病疫情和物价上涨等不利因素,让继承祖业、日益年迈的郑家两兄弟逐渐感到力不从心,因此决定在今年底停业。
郑发德说:“我们很想继续做下去,只是感觉越来越吃力,只好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