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议员认为国际碳信用只能用来抵消最多5%的排放量太少了,也有议员建议政府公布高碳排业者的名单等。
为了让企业和公众更了解我国设定的国际碳信用标准,政府将公布一个“白名单”,列出我国接受国际碳信用,包括这些碳信用来自哪个国家、取自哪个项目,以及使用的方式。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长傅海燕说,国际碳信用注册处会是我国国际碳信用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会参照国际航空碳抵消和减排计划的一些标准,来制定一套完善的框架。
CORSIA标准受全球认可,是目前全球碳市场最严谨的标准之一,包括要求业者的减排量必须高于“业务如常”的水平,以及减排成果须能持久。
碳信用抵消最多5%排放量 有议员认为太少
到了2024年,我国的碳税将从目前的每公吨温室气体5元调高至每公吨25元,并逐步在2030年增至50元到80元。税额上调后,须缴税的企业可从国际市场购买高质量的碳信用,抵消最多5%的排放量。
傅海燕星期二(11月8日)参与碳定价(修正)法案辩论,谈到我国如何设立国际碳信用框架,以及怎么确保碳信用的质量。
傅海燕说,当我国与伙伴国家针对碳信用合作时,两国必须就这些标准达成共识。
国家环境局会在这周内为设立国际碳信用注册处招标,以记录及核算企业用来抵消碳排放量的碳信用。
傅海燕认为,通过强调企业必须使用高质量的国际碳信用,政府能确保企业谨慎和尽责地选购碳信用。
对于这些意见,傅海燕说,定在5%是因为政府希望企业优先考虑减排。是8%比较好,还是3%比较妥当,没人知道,因为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她促请议员在现阶段不要硬性规定太多事,否者即使能拥有全世界最透明的系统,这个系统也可能是无效的。
法案二读
她说,我国会参照国际航空碳抵消和减排计划(简称CORSIA)的一些标准,来制定一套完善的框架。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长傅海燕说,国际碳信用注册处(International Carbon Credits Registry)会是我国国际碳信用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落实,碳信用注册处会作为一个记录系统,追踪和核算企业用来抵消可征税碳排的碳信用。
此外,我国也会遵守国际规则,例如关于国际碳交易市场细则的《巴黎协定》第六条。第六条的其中一项规定,是不能重复计算国际碳信用,即当新加坡购买了一个碳信用来抵消我国的碳排量后,原本拥有这个碳信用的国家就必须放弃拥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