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地铁系统为例,虽然这个系统的成本费用非常高,但政府当时(1980年代初)评估后认为,建设只有巴士的公共交通系统并不实际。如今,地铁已成为不少新加坡人出行的首选。

延伸阅读

陆路交通系统必须满足社会不断改变的需求,但政府也须要评估不同选择对成本以及环境造成的影响。交通部和陆路交通管理局下来几个月将通过一系列活动邀请各方提出意见,共同打造我国未来的陆路交通系统。

易华仁也说,我国陆路交通系统会根据各方作出的选择不断改善,而要确保系统既有用又能长期维持,就必须连同成本小心评估。“如今,我们也必须将气候纳入考量。气候变化会带来威胁,因此我们须要正视交通系统的选项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活跃通勤工具涵盖脚踏车、电动脚踏车、踏板车、轮椅和行动辅助工具等。

他举例说,冠病疫情后更多人在家办公,活跃通勤工具也更受欢迎。不过,政府必须研究这是不是短暂的现象,或是根本的转变,如果是后者,也须要探讨如何将这些纳入陆路交通蓝图里。

易华仁之后接受媒体访问时进一步解释,国内环境、人口状况以及人们的期许和愿景会在下来的10年里以及未来改变,因此我国必须检讨是否应延续现有的一些做法,或采取一些新措施。

这是“新加坡携手前进”(Forward Singapore)运动的一部分。交通部长易华仁星期五(9月2日)在陆路交通业日活动上致辞时指出,我国现有陆路交通系统是政府、私人领域、劳动力队伍以及乘客在过去几十年作出大胆抉择后的成果。

交通部和陆交局会在接下来几个月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邀请各界人士集思广益,为我国更长远的未来制定更好的陆路交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