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长陈振声昨天出席第11届生物多元节(Festival of Biodiversity)致辞时说,这类让学生亲自动手的活动不仅辅助小学科学课程,也旨在培养学生的耐心、毅力、爱心和责任感。

“野生动物是我们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我们希望透过教育,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一点,并提高民众对野生动物习性和价值的认识。”

在计划下,每一名小三生会获得一份植物种子,以及小盆子和种植所需的肥料和泥土。

今年4月正式成立的大自然社区组织Nature Kakis旨在为文礼一带居民举办各类与大自然相关的活动,提高他们对本地动植物的认识。组织在上个月举办一场有关如何与大自然共存的线上研讨会,下来也会举行裕廊湖花园和乌敏岛导览活动。

李智陞说:“我们会加强外展工作,让社区成员参与我们的野生动物管理策略,同时也会支持他们推行自己的各种项目。”

在疫情阻断措施期间,维林小学的花园出现许多蝴蝶和蜻蜓等昆虫。校方便决定创建生物多样性网站,把教师和学生在花园中所观测到的鸟类、蝴蝶和蜻蜓等记录下来,提高学生对动植物的认识。

维林小学科学教师邱丽婷受访时说,学生对于能亲手栽种植物非常兴奋,在获得更多种子后,他们也能探索和认识不同种类的植物。

国家发展部长李智陞昨天为第11届生物多元节(Festival of Biodiversity)主持开幕时说,不少民众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各种野生动物如水獭、长尾猕猴、野猪等。民众与这些野生动物的接触大多都是愉快的,但偶尔也会出现野生动物溜进公众家中这类较为棘手的状况。

10年来43万小学生 获种子学习自己栽种

与此同时,公园局也会和物业业主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合作,建立住宅区内的设施管理能力,更好地应对公众与野生动物接触的情况。例如,当局会为大楼经理和保安人员提供防止猴子闯入的培训。

公园局下来会和更多社区和基层组织合作,从而提高居民对大自然的了解,鼓励他们为保育生物多样性尽一分力。

为了让民众更好地和野生动物共处,国家公园局四管齐下,通过公共教育、与社区合作、展开群体生态学研究,以及根据研究成果制定野生动物保育与管理方案,加强野生动物管理框架。

公众在日常生活中不时会遇到野生动物如水獭、长尾猕猴、野猪等,偶尔会出现动物溜进公众家中这类较为棘手的状况。公园局下来会和更多社区和基层组织合作,提高居民对大自然的了解,鼓励他们为保育生物多样性尽一分力。

公园局今年推出特别版计划,共派发三份植物种子给每名小三生。此外,每所小学也会获得一份闭鞘姜(Crepe Ginger)种子,让教师在校内栽种。

配合“给孩子一颗种子”计划迈入第10年,每名小学三年级学生今年将获分三份植物种子,培养他们对种植和大自然的兴趣。

维林小学也在本届保育自然社区校园奖(NParks Community in Nature Schools Award)中,获颁年度学校奖。

同时,为避免在大自然保护区附近路段发生车辆撞伤野生动物的事故,公园局也采取各类安全措施,如设置车道动物检测系统。

延伸阅读

校园内观测鸟类昆虫 维林小学获年度学校奖

公园局将助物业业主提升 应对与野生动物接触能力

公园局会继续展开种群生态学研究和调查,以了解野生动物在各地点的分布情况,并密切监测相关变化。

下来不同社区也会组织各自的Nature Kakis,让各区民众都能参与宣导计划。

国家公园局自2013年推出“给孩子一颗种子”(Every Child A Seed)计划以来,已分发植物种子给约43万7000名小学和特需学校的学生。

“很多学生只有在超市见过这些蔬菜,现在他们也能自己动手栽种,看到植物是怎么生长的,对他们学习植物生命周期的知识也有帮助。”

组织秘书黄思珮(37岁,银行经理)受访时说,本地的生活环境独特,大自然就在我们周遭,所以不少公众经常在日常生活中碰到野生动物,也想进一步了解如何有责任地和他们接触、互动。

“我们希望所有学生,无论年龄或能力,都能继续尽自己的一份力,建设‘大自然里的城市’。”

因此,我国在保育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也要学习怎么更好地和大自然共存。

社区组织为文礼居民 办研讨会认识动植物

当局会根据调查结果制定保育和管理计划。例如,在长尾猕猴较常出没的地点,公园局会禁止公众喂食、妥善处置垃圾、安装防猴设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