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东林中学首次与他校合并,锦林中学在2016年并入东林,而锦林也是由锦茂中学和锦泰中学合并而成。

签名请愿的校友张可欣(27岁,酒店管理)认为,校名和校歌等符号是东林人的共同记忆,尽管学校合并是大势所趋,但保留校名对延续校史有重要意义,希望东林能和其他学校一样,至少保留一种语文的校名。“东林是我们青春的见证者,我们也是东林历史的见证者。我们希望为学校争取保留校名,为母校留下些什么。”

在明年合并的学校当中,除了东林和光伟,史丹福小学并入华苑小学(Farrer Park Primary)后,中英校名也不被保留。史丹福小学1951年创办时名为史丹福女校,1984年改名史丹福小学。

例如,1986年创校的福春中学并入1998年创办的辅廉中学后,学校英文名用辅廉的Woodlands Ring Secondary,华文名则沿用福春中学;1966年设立的德惠中学和1992年开办的蔡厝港中学合并后,英文名用Chua Chu Kang Secondary,华文名保留德惠中学。

教育部昨天答复《联合早报》时说,决定学校名称时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并通过校长征求各利益相关者的反馈。光伟和东林合并后,学校将集合两校的强项与特色。校方计划在校园内以“东林”命名一处有代表性的建筑或设施。此外,校方将记录两校的历史并在校内的文化遗产角落展示,让学生可通过活动、校友、学校文化等,继续传承两校的历史与文化遗产。

1982年毕业的东林校友谢国强(55岁,经理)受访时说,论学校的历史与文化,东林不比其他学校逊色,而其他学校可保留至少其中一个名字,东林的名字却消失了。“对于这种不一致的做法,我们想要个解释。”

不过,1964年创办的东林中学(Tanglin Secondary)和1965年创办的光伟中学(New Town Secondary)合并后,沿用的是光伟中学的中英文名。这两所校龄较长的学校没采用同样的命名方式,令一些校友表示不解。

东林中学原名东林混合工艺中学(Tanglin Integrated Secondary Technical School),是我国首所以华文教课、首所录取女生的工艺学校,当年由时任教育部长王邦文主持开幕。1969年,学校改名东林工艺中学,1993年从女皇镇搬到西海岸路现址后,再改称东林中学。

也是东林中学学校咨询委员会成员的谢国强说,校友曾向校方反映希望保留“东林”,或结合两校的名字,毕竟光伟中学的历史也相当长。

校友张可欣:盼至少能保留一种语文校名

截至昨天下午4时,这个从星期四开始的请愿活动已收到800多个签名。

发起网上请愿的校友杨忠林(30岁,投资经理)也说:“在合并的几对中学当中,东林是历史较长的,可是其他学校保留英文或华文名,唯独东林不同。希望教育部解释并统一做法。”

教育部日前公布18所学校配对合并,当中多对学校合并后的校名是各取一方的英文或华文名称。

建校近60年的东林中学明年与光伟中学合并后,中英校名都不被保留,这与其他多数合并学校的英文或华文名获得沿用不同。东林校友因此发起网上请愿,质疑做法“不平等”,争取保留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