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每年发出的暴雨预警平均介于100天至120天。过去三年发生突发性淹水的天数有增加的趋势,2019年三天、2020年七天、去年有八天。

随着气候变化,本地近年来暴雨更为频繁,而且下暴雨时雨量也更高。正因如此,到水患地点支援的公用事业局快速反应小组,所扮演的角色就显得格外重要。快速反应小组成立于2012年,现有30名工作人员随时候命,以及13辆去年启用的新防洪应急车。

他说:“虽然穿了雨靴和雨衣,但雨太大水从领口滴进去所以还是全身湿透,又冷又饿。当晚回到家已经八九点了,觉得很累,不过是一种‘开心的累’,因为知道大家有了我们的帮助也都能平安回家。”

说着说着,林钶翔拿出手机与记者分享了一段视频,是那天完成任务后,他和搭档拍下从雨靴里把水倒出来的片段。

杨庆舜说,一旦接获暴雨预警,快速反应小组就会进入高度戒备状态,目标是在接到水患通知的30分钟内赶到现场。

公用局集水区与水道署署长杨庆舜答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说,每一辆防洪应急车会有两名工作人员随车出动,下特大暴雨时,一次可派出多达11辆车。

下雨时一般人通常会往干爽的地方去,但却有一组人偏向雨中行,雨势越大积水越深,他们越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现场,协助引导交通和确保公路使用者安全。

此外,即便没有严重淹水,快速反应小组人员也会在接到公众反馈后,协助处理一些较轻微的积水问题。

林钶翔受访时说,那天事业路的水患让他印象深刻,当时是傍晚下班繁忙时间,水淹到膝盖,大雨下了很久所以积水超过一个小时才完全退去。他们抵达现场后,立即关闭淹水路段避免车辆驶入水中,也引导行人和脚踏车骑士,以免他们不留意跌进被淹没的水沟里。

谈到工作上的挑战,林钶翔提到,一些驾驶者看见部分车道被封却不愿意停下来,还刻意绕过路障想快点离开,把车驾入水中结果死火。若遇到这样的情况,他们就得帮忙推到路旁,否则之后开路时就会阻碍交通。所以他希望公众能配合他们的指示,不要让自己陷入危险中。

公用局会根据国家环境局每日发出的天气预报来调派人手,安排快速反应小组人员到水患热点所在的集水区待命。该局的联合控制中心则会按照收集到的数据,包括雷雨预测数据、沟渠水位和闭路摄像机画面等来协调应急车该到哪里支援。

去年3月23日下午,全岛多处大雨倾盆,快速反应小组人员、公用局集水区与水道署助理工程师林钶翔(43岁)在三个小时内就得赶往两个地点支援。

工作人员:雨太大全身湿透又冷又饿但能助人累也开心

林钶翔2014年加入快速反应小组,主要负责西部地区,那一区的水患热点包括裕廊东32街、事业路(Enterprise Road)和企业路(Corporation Road)等。去年发生的11场突发性淹水,超过一半在西部。

公用局快速反应小组的每一辆防洪应急车会有两名工作人员随车出动,下特大暴雨时,一次可派出多达11辆车。他们尽量在接到水患通知的半小时内,赶到现场协助引导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