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所服务的客户来自超过160个国家及地区,因此在陈珊珊看来,锻炼员工从不同角度思考,学会接纳和包容极为重要。此外,她也很庆幸这些年来,自己有机会在集团的不同部门工作,从中累积不少丰富的管理和实践经验。

翁树伟说:“加入花旗几年后,我就有机会参加高层管理人员培训计划,在纽约和伦敦学习约一个月,这对新人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尽管我是公司最资浅的,却仍能为团体做出贡献。之后,我被派到香港工作两年半,开拓眼界,扩大了人际关系网,也对亚洲金融市场有更深入的了解。”

集团希望通过此计划,提高加入花旗投行和金融市场证券服务部的女性比例。

翁树伟指出,跨国企业的一大好处是能让员工灵活转换部门,不断学习新事物。(图/受访者提供)

在纽约培训期间,学员不但有机会聆听来自美国顶尖大学的专家演讲,加强专业知识与技能,更难得的是能与其他国家的花旗女性领导人的分享经验和交流心得,从而建立起深厚的友谊,这些经历让她受用无穷。

回想那段日子,倪美君(43岁)笑说:“我有幸遇上好的上司和团队从旁协助,陪我走过那一段难忘且充满挑战的经历,也由此印证了花旗开明的文化。正因为走过那些路,造就了今天的我。”

 

上个月,原本担任银行财富管理部门主管的她再次获擢升,被任命为“私人银行高净值(Private Banking High Net Worth)亚太区主管”,负责带领花旗团队开拓和驱动本区域的高净值市场,为这批特定的客户群提供更卓越及完善的私人银行服务。这是一项全新职务,由此可见集团对陈珊珊的高度重视。

三名毕业于南洋理工大学的新加坡人:陈珊珊、倪美君和翁树伟,这些年来就透过花旗推出的各项人才培训计划,不但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同时透过派驻海外工作或培训,拓展了视野和人脉,为下一轮晋升发展做准备。

花旗去年底在乌节路开设了最大的财富中心。(档案照)
花旗集团多年来推动着多项女性领导人才培训计划。(图/路透社)

2005年,也就是在花旗工作两年后,陈珊珊的工作能力获得上司的极大肯定,点名要她代表新加坡参加由美国花旗总部主办的“ 全球人才培训计划(Global Talent Associate Program)”,有机会前往纽约六个
月,亲身体验在花旗总部工作的滋味。

翁树伟:国际化是新加坡人的最大优势

2003年,沙斯疫情在本地暴发,很多人都感到前途茫茫,不过年轻的陈珊珊却是幸运的,当时她正好萌起想转换跑道的念头,便尝试申请加入本地的花旗银行,结果成功获录取,成为一名“管理培训生(ManagementAssociate)”。

陈珊珊刚接获新任务,接下来将带领团队开拓和驱动本区域的高净值市场。(图/报业控股)

向世界各地银行家学习

倪美君表示,集团高度重视对每一名员工的培训,确保他们在就任前做好充分的技能培训和心理准备。(图/报业控股)

回首自己一路走来,陈珊珊认为,当年获选成为“管理培训生”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为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他说:“他们一个是新加坡人,另一个是外国人,却针对同一个课题提出了截然不同的看法,但都各具支持点。之后我在选修南大会计系时,其中一名印度尼西亚籍讲师,则经常与我们分享他接触过的印尼和澳大利亚的法律个案,这对当时的我来说,无疑就像是在我眼前推开了一扇世界窗口,让我这个年轻小子初次体验到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2015年,她再度被派往纽约参加一项“全球财富管理团队”咨询计划,这回她代表的是来自亚洲的声音。她表示,透过这些国外受训的经验,不仅让她开拓视野,也有机会向世界各地的资深银行家学习,从他们的经验分享中受益良多,并有助于开拓人脉,助她不断地自我提升。

该计划始于旨在为符合资格的女学生优先提供暑期实习机会。在为期五周的实习过程中,获选的女学生将有机会接受一对一的专业辅导、面试和业务培训,和花旗高层交流,表现优秀者将获选担任“暑期分析师”,朝正式受聘迈进一大步。


花旗集团在新加坡的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相信是首家在本地设分行的美国银行。超过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它已成为新加坡最大规模的外国银行之一。

“花旗是世界上最全球化的银行之一,集团鼓励员工的‘流动性’,我们为员工提供多项内部和跨国界的流动计划,让他们在不必离开集团的情况下,接受新技能的培训和吸取不同的工作经验。”花旗新加坡与亚细安人力资源部主管Joel Fastenburg说道。

倪美君表示,很庆幸外派的那些年,她的先生和两个女儿(分别为9岁和13岁)都十分支持,愿意和她一起到国外生活打拼。

倪美君:近20年外派经验拓宽眼界

陈珊珊(42岁)回忆当时的情况说:“这项计划在银行界非常有名,旨在培养极具潜力的年轻人成为未来公司各领域的领导人才,所以当我获知自己被录取,我告诉自己,这是我绝对不会错过的一个机会。”

她说:在国外生活的这些年,一方面让我有机会吸取多方面的跨国经验,眼界变得更开阔,思维更宽广,另一方面,这些经验也让我更体会到在新加坡生活的美好。

于是,她毅然离开原本的合并与收购工作,加入花旗银行,一转眼就是18年,陈珊珊不断交出亮眼的成绩,即使这两年遇上了冠病疫情,也无阻她在事业上的发展。

今年初,花旗集团正式迎来了史上首位执掌华尔街银行的女CEO——简·弗雷泽(Jane Fraser)。不过早在她上任前,该集团这些年来,一直不遗余力地推动着多项女性领导人才培训计划,除了陈珊珊和倪美君参与的“花旗女性领导力发展计划”计划,还有今年在亚太区推出的“女性领导力计划(Early ID Program)”。

在许多公司,即使老板已看出一名新晋员工的潜力,相信仍会为“保险起见”,观察至少半年或一年后才赋予重任,但是花旗银行却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束缚,倪美君在2000年加入该银行才不过几个月,就被上司要求接下了管理一个12到16人团队的重任。

【“开拓经济 潜能无限”系列 五之三,本系列由贸工部呈献】

花旗集团号称“银行界的大学”,培养金融界领导者是花旗集团始终坚持的理念。倪美君坦言,集团高度重视对每一名员工的培训,确保他们在就任前做好充分的技能培训和心理准备,她自己就几乎每一年都在接受大大小小的培训,无论是面对面的上课或网上形式都有。不过她认为其中一项“花旗女性领导力发展计划”(Citi Women Leadership Development Program)”,对她的启发最大。

翁树伟指出,跨国企业的一大好处是能让员工灵活转换部门,不断学习新事物。以他为例,他原本想投入全球行销领域,但后来在过程中,却发现自己对金融科技更感兴趣,公司于是安排他接受相关培训,让他能信心满满地接手新职务。

毕业于国家初级学院的他,追述自己首次强烈地感受到何谓“国际观”,是来自当时教导他的两名文学教师的一段交流。

集团高度重视员工培训

目前派驻英国伦敦的翁树伟(40岁),主要负责领导花旗集团在欧洲、中东和非洲三个地区的数码和金融科技业务,专注在外汇及支付科技,同时也是集团全球企业销售的品牌与行销主管。

为员工提供内部和跨国界流动计划

花旗集团在本地聘用约8500名员工。多年来,培养人才的策略在花旗集团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从基层员工到董事总经理,都有机会接受各种各样的培训,当中有不少培训计划更是享誉全球,在国际银行界获得一致推崇。而员工们也深知这些培训,有助于提高自我价值,因此纷纷以有机会参与这些培训为荣。

致力培训女性领导人才


谈到花旗的企业文化,陈珊珊表示,花旗作为一家跨国公司,优势是拥有全球性的资源,网罗了全球人才,可为员工们提供很多互相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与此同时,“也因雇员的多元性,团队可做到以花旗的企业精神和文化为本,而又十分鼓励同事们自由表达看法和意见,从多方面的视角来看待事情和解决问题。”

去年底,花旗在乌节路开设了最大的财富中心,共四层楼高,并设有30多个会客室,以及灵活的办公和活动空间,再次说明了它对新加坡作为区域金融枢纽地位的重视。

对此,翁树伟补充说:“花旗十分鼓励员工多吸取到国外工作的经验,并希望员工能通过全球性的资源不断自我提升。伦敦是国际金融枢纽,这里的企业文化很开放和包容,同事虽然来自世界各地,却能直接分享看法和交流,大家工作起来融洽愉快。”

在国外生活的这些年,一方面让我有机会吸取多方面的跨国经验,眼界变得更开阔,思维更宽广,另一方面,这些经验也让我更体会到在新加坡生活的美好。

陈珊珊:18年来不断自我突破

他说:“在一些国家,跨国企业的数目不多,当地人若想有‘国际工作经验’,就必须申请外国的工作;但在新加坡,我们很幸运,许多跨国公司在这里设立区域总部,积极招聘新加坡人,我们的选择很多。”

结束在香港的外派后,翁树伟回到新加坡不到两年,公司又表示有意外派他到伦敦,至今一转眼已三年。

翁树伟透露,他的同事来自7个不同国家,整个团队负责多达23个市场,尽管文化差异大,但他认为同事之间秉持共同的“花旗企业精神”,加上自己身为新加坡人的优势,因此不难适应一个如此国际化的职场。

和陈珊珊一样,翁树伟在2005年毕业后,也被花旗录取为“管理培训生”。他首先接触的是外汇部门,接下来10多年,先后被调往消费者银行部、信用卡、财富管理及金融科技等部门任职。

翁树伟表示,和伦敦一样,新加坡也是个非常国际化的大都会,多元种族和文化的环境,其实早已为新加坡人走向国际做好准备,他自己就是最好的验证,从新加坡到伦敦,他完全没有“水土不服”的问题,在极短时间就适应了新环境。

倪美君透露,该项计划是特别为有潜力升任副总裁和高级副总裁等级的女职员而设计,目的是协助她们进一步提升领导和管理能力。

花旗作为一家跨国公司,优势是拥有全球性的资源,网罗了全球人才,可为员工们提供很多互相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20年后的今天,倪美君已擢升为全球消费者银行业务旗下的新加坡信用卡及个人贷款业务部门的主管。而过去这段期间,她先后在六个部门任职,有超过17年其实是在国外度过:先在泰国曼谷任职两年;后又被外派上海15年,并于2020年初回到新加坡。

陈珊珊指出,这是集团“非常刻意”的做法,目的是确保更多女性能加入银行,以及出任相对高级别的工作岗位。花旗此前承诺,希望在今年底,把女性担任高级职务的比例提升为40%。

和伦敦一样,新加坡也是个非常国际化的大都会,多元种族和文化的环境,其实早已为新加坡人走向国际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