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任首席研究员的周嘉豪解释,团队想达成三个目标:测试通过血液中的微核糖核酸(microRNA)就能诊断出肝细胞癌的测试器、研发人工智能演算法以预测个人患上肝细胞癌的风险,和识别体内代谢物组(metabolome)及微生物群(microbiome)的潜在治疗靶点,有助预防肝细胞癌和延缓慢性肝病的进展。
国立癌症中心、中央医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樟宜综合医院、盛港综合医院、陈笃生医院,以及八所新加坡保健服务集团综合诊疗所帮忙招募有意者。
我国每年可诊断约400至500起肝癌新病例,虽然早期诊断可提升治愈机会,但仅两成病例是在有可能治愈的阶段中被测出,肝癌部位不超过约5至6.5厘米。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简称HCC)在全球常见癌症中排名第六,也是常见癌症杀手第三名。本地死于常见癌症的男性和女性当中,患上HCC的分别排在第三和第四。
招募中心及杜克—国大和新加坡表型中心等学术机构的科学家是研究的合作者。研究团队也与三个行业伙伴合作。
新加坡中央医院与新加坡国立癌症中心外科与肿瘤外科系高级顾问医生周嘉豪教授指出,肝癌除了早期无症状,恶化速度也快,肿瘤约200天内可扩大一倍。
新加坡国立癌症中心自上月底展开为期四年的肝癌研究,计划下来10个月内招募2000名肝细胞癌高风险患者参与,研究如何更准确地诊断出早期肝细胞癌及评估个人患肝细胞癌的可能性。
“虽然这项研究针对新加坡人,但其结果和新检测方式相信能让未来或外国研究受益,整体为病患提供更有效和方便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式。”
早期诊断的主要方式是通过超声波或加血液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准确度分别是47%和63%,目前尚未有被证实的肝细胞癌诊断、预测和预后生物标志物,导致早期诊断具有挑战。
名为ELEGANCE的研究横跨多个中心,主要招募50岁至90岁的肝细胞癌高风险患者,涵盖肝硬化、B或C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病患,但他们不能在过去五年内患有肝细胞癌。参与者须通过三年观察,每六个月进行超声波和血液测试,提供血液、粪便及尿液样本。
中央医院肠胃与肝脏科部门主任兼高级顾问医生郑必有临床副教授举例说明,若能评估个人患上肝细胞癌症的风险,病患无须每六个月前往医院检测,可按个人风险率安排看诊,减少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