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王源不断参加培训和学习新科技,现负责新加坡东部水供网络的水管漏水检查。他说:“以前没有这些科技,只能从失败中学习,反复试验找出问题,现在的智能设备能更准确地进行分析。”
在三年的试验中,感应器侦测到13处漏水。其中一次是在2018年,感应器探测到一条主要交通要道附近的700毫米宽水管出现裂缝。
为提早侦测水管漏水及预防水管爆裂,公用事业局将逐步为全岛长5700公里的水管安装1200个感应器。整个工程最迟于明年底完成。
1976年加入公用局的王源(66岁),见证了监测仪器这40多年来的进化与演变。
除了安装感应器,公用局也同时采用其他智能设备进行侦测,如管内声波探测器以及智能手机声波感应器。
公用事业局2017年起展开试验计划,在70公里长的大型水管设置120个漏水监测感应器(leak monitoring sensor),分析水管发出的噪音,以提早侦测水管漏水。感应器会把收集到的数据传入中央系统分析,并可准确探测三公尺内的水管是否漏水。
由于大部分水管埋于地底,人工难以察觉水管是否出现细小裂缝,而时间长了,裂缝越来越大,可能导致水管爆裂。
当局挖掘检查后在水管底部发现一个13毫米大的腐蚀性洞口,距离感应器测算的位置不到50公分。
供水(网络)署高级工程师瓦森(Waseem Akram Khan)解释,导致水管漏水的因素很多,包括水管老旧、日常磨损、土壤造成水管腐蚀等。施工意外也可能破坏水管,因此漏水事件不可能杜绝。
同时采用声波探测器等智能设备进行侦测
他说:“视员工的能力,我们早期需要培训数个月甚至数年,他们才能学会使用检测漏水的设备。现在采用了新科技,培训期可缩短至数周或数个月。”
有鉴于试验计划成功,公用局下来将为全岛输送饮用水的水管安装1200个感应器。
漏水监测感应器可分析水管发出的噪音,以提早侦测水管漏水。感应器会把收集到的数据传入中央系统分析,并可准确探测三公尺内的水管是否漏水。
他补充,当局采用智能科技后,可提早预防和预测漏水,不再依赖需要特别专长才能进行、且耗费大量资源的人工检测。他说:“这将进一步带领我们朝数码化转型的目标迈进,成为未来的智能公用事业。”
现为公用局供水(网络)署工程师的王源指出,工作人员早期使用类似医生听诊器的地音探听器(geophone)以及“听漏棒”(listening stick)检测水管泄漏,不仅费时还很考验耳力。
这些水管全长5700公里,为全岛160万个用户输送干净饮用水。通过定期的水管检测和汰旧换新,公用局目前保持每年每100公里水管出现五次漏水的纪录,是2014年每100公里10次漏水的一半,也是全球水管漏水率最低的地区。
供水(网络)署署长立壮(Ridzuan Ismail)指出,公用局一直不断在寻找新科技提早侦测水管漏水,以降低流失的用水,提升服务。
他以前往往得在夜深人静的午夜后才能开工,一般需要30分钟才能找到水管漏水的地方,最久一次花了两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