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局回复本报询问时说,该局了解慈济的情况,但是“这不意味着本地整体的塑料回收和再循环业务停顿”。家庭可以继续通过全国再循环计划的回收箱,再循环物品。“环境局意识到新加坡须提升自身的再循环能力,以提高再循环率,以及加强整体资源和废物管理基础设施的韧性,包括塑料。”
受合作的资源回收商不再收家用塑料影响,新加坡慈济9月26日起不再接受塑料回收物。慈济在兀兰设有环保教育站,在冠病疫情暴发前,每个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也会在39个社区回收点,向公众收集旧报纸、铝罐、家电等。
EWR2回收公司老板黄伟烈说,过去塑胶废料每公吨能卖四五百元,现在只有100多元。石油是生产塑胶的原料,油价跌,制作新塑胶的成本就便宜,进而减少市场对再循环塑料的需求。
茂峰再生贸易陈老板说,公司三四年前就停止回收家用塑料,只收商业塑料,而且收集的量也少了。他说,商业塑料干净,一般都分类好了,而家用塑料很多都没清洗干净,处理起来很麻烦,很耗人力。
新加坡固废管理及循环协会主席陈恬芬认为,家用塑料再循环面对的最大阻碍是物品被污染,小型回收商很难教育公众要先把东西清理干净。但是她指出,本地还是有公共垃圾收集业者,他们有责任回收公众投入蓝色回收箱的物品。业者会把塑胶废料简单清理后,分类和包装,然后出口。
政府近年来为废物管理投入不少资源,包括兴建集成废物管理设施,及拟建塑料回收厂。
不少资源回收商表示,塑胶废料近年卖不到好价钱,因此近年他们只回收较易处理的商业塑胶废料。环境局受询时说,家庭仍可继续通过全国再循环计划的回收箱,再循环物品。
慈济受询时解释,疫情暴发前多个国家已宣布禁止二手塑料入口,加上原油价格下滑,合作的小盘回收商当时已向慈济反映难以出口二手塑料。疫情席卷各地后,二手塑料的进出口作业雪上加霜,所有与慈济合作的回收商因此要求停止塑料回收。
受访的几家回收公司皆告诉《联合早报》,塑胶废料近年卖不到好价钱,他们只回收较易处理的商业塑胶废料。这些废料通常来自工厂、医院和购物中心等。
Wei Huat贸易是与慈济合作的回收商之一,杨姓负责人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透露,回收塑料常亏钱,过去每公斤能卖3角、4角,现在只能卖1角5分。
中国在2017年停止接收外国固体废物后,好些国家也相继限制“外来垃圾”入口。出口渠道受限加上油价走低影响二手塑料需求,本地许多资源回收商近年来已减少塑料的回收量,尤其是家用塑胶废料。
他说,一整辆罗厘最多能装800公斤塑料,可转卖120元。虽然来自慈济的塑料都很干净,但载回工厂后还是得分类,付出的成本和收入不成正比。“两年前就已向慈济反映这情况,这期间是靠回收其他废料的利润,来补贴回收塑料方面的亏损。”
国家环境局网页的数据显示,我国这几年的塑料再循环率逐年下跌,2016年为7%,去年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