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在短期内恐怕无法缓解,这将继续影响甘露关怀协会的运作,同时还要支付租金及三名全职职员的薪水。为此,甘露关怀协会经过理事会的商讨和特别会员大会商议并通过,决定在明天解散协会。

她说,疫情来袭之前,志工们没有卫生部的医疗认证,要踏进各大医院、疗养院的门槛很高,有些机构碍于协会的佛教背景也有一定的顾虑。此外,国人对临终关怀的概念仍有些陌生,许多老龄者和患者没有察觉到自己需要志工的帮助。这导致甘露关怀协会虽然有百余名志工,但每年能接到的个案不多。

须重新规划网课不容易 病患未必适应网上服务

甘露关怀协会位于芽笼24巷A门牌36号,冠病疫情严重冲击了协会的运作模式。协会自2009年成立以来培训了约180名志工,服务个案超过250起。

甘露关怀协会发起人之一慧光法师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透露,疫情完全颠覆了协会的运作模式,志工们无法上门探访,协会开办的志工培训课程也无法现场授课。虽然他们考虑过把服务和课程网络化,但这须重新规划所有授课内容,病患也未必适应在网上接受关怀服务。

剩余款项依章程清算 悉数捐给慈善团体等

受冠病疫情冲击,致力于为老龄者和临终病患提供关怀服务的甘露关怀协会宣布解散。这是本地少有的一支专门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非盈利组织,自2009年成立以来培训了约180名志工,服务超过250起个案。

甘露关怀协会位于芽笼24巷A门牌36号,创立初衷是为了推广生死教育及培训一批志工,以便为本地提供临终关怀服务,让病患以正面和积极心态面对死亡,同时协助家属调适悲伤情绪。

慧光法师指出,甘露关怀协会的运作资金来自于课程学费及超过200名“赞助员”每年120元的赞助费,足以应付日常开销,协会也不是因为经济困难而解散。

完成培训的志工每年会与HCA慈怀护理、慈怀病院托福园(Dover Park Hospice)以及一些本地疗养院接洽,为有需要的老龄者或癌症末期病患义务提供陪伴和关怀。甘露关怀协会虽然由佛教徒发起,前期服务对象主要是佛教徒,但协会也同时为来自不同种族、性别和宗教的公众提供关怀服务。

甘露关怀协会由双林寺、福善庵、自度庵、观慈精舍和妙音觉苑共同发起,缘起于2007年在双林寺成立的一个小组“新加坡安宁疗护”。当时本地刚开始对慈怀疗护(palliative care)有所认识,为了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慧光法师一行曾远赴台湾大学台大医院安宁病房实地考察和学习,之后在2009年成立甘露关怀协会。

协会所拥有的书籍、教材等资源已捐赠给有需要的团体,剩余的款项依照章程全部清算后,也已悉数捐给慈善团体、社会福利团体和佛教团体。

过去10年来,甘露关怀协会有一套分为六个阶段,共62小时的志工培训课程,由慧光法师和本地医生、护士、社工、心理辅导师授课。一年培训一届学员,课程涵盖医疗知识、护理方法、心理辅导、社工训练等,每个阶段的课程学费在70元至150元不等。

慧光法师坦承,她已经年逾60,无力继续这项事业,“我们培养了这么多志工,已经向社会撒下种子,以后或许能开花结果。如果有年轻一辈愿意承担下来,他们可以重新再来。”但她强调,协会解散后,“甘露”这个名称不会再使用。